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雕塑四十年•田世信个案研究前言

  无论是在贵州,还是在北京,田世信先生始终坚持站在边缘旁观世界、洞悉世事,从前不为社会所影响,后来不为商业所撼动,以人为本、以史为鉴,在人生和艺术上坚守自己独有的路径。陈寅恪先生曾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唯有如此,艺术才可能自律,这或许是田世信令许多人敬佩的根源。

  在上世纪70、80代,他的一系列贵州少数民族题材雕塑,在全国引起极大关注。尽管近百年来这个领域中的作品并不缺乏,但他依然脱颖而出,直指人心。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边陲,风土人情迥异于中原,田世信的雕塑创作正受惠于此。他早期的一系列木雕风格质朴、个性袒露,让当时习惯于典型形象的艺术界为之惊叹。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艺术界,乡土之风兴起、日盛,区别于此前单一艺术叙事模式,从而使少数民族从以前的典型歌舞形象中丰富起来。

  如果将对原始主义的探索和解放人性的追求放大到整个艺术史,那么,田世信的追求并不孤独,可兹对照的是19世纪末的现代主义,譬如远离法国本土、身处大溪地岛的高更。这样的经历必然产生直抵人性最深处、追问人之最本源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因此,与流行乡土风的差异在于,田世信的雕塑并没有聚焦于80年代的社会空间,也没有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和细节进行表达,而是直接呈现出对象的基本结构,风格野性粗犷。在人类学家看来,“原始”总是和“本质”相伴,恰恰正是因此,田世信的雕塑与贵州那些从未经过修饰的少数民族完美契合。

  田世信后来的艺术创作主题各异、风格多样,但其基本的观念和着眼点始终如一,而且都能在他最初的实践中找到源头。田世信的雕塑持续关注着“人”,以及如何从传统美学和艺术语言中找到转换的可能,来对应新的艺术课题。但是,尽管田世信的雕塑从一开始就试图剥离强加于人的社会外衣,从而以个人性的视角去接近人的本质,但这并不代表他的艺术思考完全排斥人的社会属性和历史属性。相反,在他后来的创作中,历史人物不断反复出现。然而,他们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既是他者,也是自我。

  绝对客观的历史必然不存在,身处今日今世界,我们无法脱离当代之视角。因此,对历史人物的当代塑造,一方面意味着对历史自身的重塑,反过来,这也犹如一面镜子反映了创作者本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他者,亦是反观现实,表现自我。田世信的艺术始终保持一种个人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无论是社会态度、艺术观念和形式语言,皆是如此。与对历史的观照相应,他对传统艺术也怀有深深的敬意,并一直试图将它们改造为现代雕塑语言,为我所用。从汉唐雕塑中抽离出浑厚沉滞,以及对大漆的运用,皆是如此。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盛葳、康学儒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