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带你看展览】把耳朵唤醒 听40多种“透明的声音”

2017-05-08 16:28

“透明的声音”声音艺术群展

“透明的声音”声音艺术群展

6.7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已结束 3.2万+

  

群展“透明的声音” 开幕式现场

  声音是什么?它从哪里来?这似乎是太寻常不过的问题了。然而,你真的仔细聆听过声音,感受过它们的差别吗?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试图以一场展览打开观众对声音的好奇心。5月8日下午,群展“透明的声音”聚焦了全球26位艺术家的45件作品,涉足音乐雕塑、装置、电子声响、表演、录像、录音、编程等各种层面。策展人詹姆斯·吉鲁东将这个展览视为一整件作品,即对“声音是什么”这个话题,给出全面又个性化的答案。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罗文哲

“透明的声音”策展人詹姆斯·吉鲁东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办公室主任陈国强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

  展览名中的“透明”既表达一种“纯净”的特质,也传达出“无声”的含义。前者意味着所展作品非常纯粹,观众在观展之余,还能聆听自己的声音;后者传达了声音的一种可能被忽视的状态——无声,也是一种声音。在此基础下,本次展览呈现了声音的多种可能:包括无声的、有声的,和色彩(视觉)、香味(嗅觉)互动(触觉)相关的作品。当然,这种分类可能还是太“粗暴”。在策展人詹姆斯·吉鲁东眼里,即便是一场聚焦声音的展览,也无法轻易将人之五感单一地分开讨论,因此,在聆听声音的同时,观众仍需调动自己所有的感知力。

群展“透明的声音” 展览现场

  在展览布局上,詹姆斯·吉鲁东依据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个性结构——核心筒区域和回旋坡道展厅,将45件作品巧妙地分布在其中。整个展览没有设置明确的主题单元,也未采取并列式或递进式的层次关系。在吉鲁东眼中,展览的关键在于呈现声音的丰富性。为此,他在布展时非常注意作品的声音的强弱关系:“我想尽可能地减少作品之间的声音干扰,保证观众集中注意力,能完全沉浸眼前的作品里。”尽管如此,由于作品声音强弱各不相同,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下,可以同时听到多件作品的声音。而这种体验,可能是此次展览最独特的体验。

  声音到底有多少种?45件作品恐怕道不完。但吉鲁东借此展览提出几个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一起思考:

  一、声音是什么?它从哪里来?

  二、“无声”也是一种声音吗?

  三、声音只能“聆听”吗?

  四、人是如何掌控和改变声音的?

  对此,雅昌艺术网根据吉鲁东提出的问题,梳理部分重点作品。

  声音是什么?它从哪里来?

  在物理概念里,声音是指由物体通过不同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后,被人或动物的听觉器官感知到波动现象。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通常而言,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固体>液体>气体,当然也有例外,如介质是软木、蒸馏水等。

  本次展出的部分作品,将声音作为一种可听的结果呈现给观众。不免让人好奇,这些声音从哪里来?它和我们以往的“习惯”有哪些不同?

《椭圆》

  椭圆》

  《椭圆》由十六支三脚架上的麦克风组成,它们构成了一个椭圆的空间。这件作品玩转了关于声音的逆向思维:原本作为声音接收器的麦克风,此刻成为一个扩音器。通过已设定好的电脑程序,十六个声道会被逐渐开启,根据升速再降速的规则,让人感到每个声响分子在空间内划出的轨迹。作品给予观众一种全新体验“麦克风”的方式,他们不再对着它说什么,而是侧耳倾听。

《此时此地》

  此时此地》

  《此时此地》最早启动于2000年,它包含了许多装置作品,如《此时此地》《玻璃书》《水晶乐谱》。这些模块化的装置由两百余件写在玻璃上的乐谱构成,每个展览都是一次新的创作,艺术家会根据其空间设计出一些“想象性建筑”。此次展出的装置呈现了一系列用金色墨水写在玻璃、金箔上的乐谱。通过固定在板上的传送器,声音在玻璃表面震动传播,起到了扬声器的作用。

 《无题(白盘)》《无题(黑盘)》

  《无题(白盘)》和《 无题(黑盘)》

  多米尼克·布莱通过一系列砂岩板带参观者进入了一个声响世界的漫游中。《无题》始于2008年,它起初分布在整个展出空间。大多数烧制好的陶土圆环在地面向外拓展,其他的则吊在电机上拂过静止的元素。此次展出的作品,是其对《无题》的延续,白盘和黑盘被悬挂在恰好能和地面摩擦的高度,当盘与盘之间相互触碰,盘与地面偶然地摩擦,发出非常微弱又微妙的声音。有评论指出,这组作品是“多米尼克﹒布莱创造出了可视和不可视、可听和不可之间互相对话的剧本”。

  当声音遇见光

  当我们的双眼能看到所有作品,它是否会弱化声音给人带来的纯粹性?詹姆斯·吉鲁东不假思索地回答雅昌艺术网提出的问题:“我们很难将任何一种感官独立分开讨论,听觉、视觉、触觉等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当它们恰如其分地连接在一起后,能够达到非常丰富的感知效果。”

  因此,这场展览将声音结合光、液体、干冰等不同介质,打造出“通感”效应的展览。

《天使坠落》

  《天使坠落》

  位于核心筒区域的作品《天使坠落》浸没黑暗中,一个盛满红色液体的玻璃盆被放置在由生锈铁块做成的长方形碑上。玻璃盆上方射出一条纤细的红色激光,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滴坠入光的细纹里。这件作品通过一个多点播放系统,现场模拟了翅膀拍击和水滴穿过空间的音响效果。

《呓语2015》

  《呓语2015》

  《呓语2015》是“呓语”系列的延伸,也是其和影子研究的新作品。在在这个作品里,艺术家在一些做着上下做呼吸运动的铁盒子里放置了不同颜色的LED灯,不仅形成一组色彩矩阵,也在墙面上投射了多彩的影子。据介绍,这件作品试图通过灯光的运动来模拟昆虫族群之间的动态影响。

《72击》

  《72击》

  《72击》是一个包含艺术家、开发者和技术工人的合作项目,这件浸入式的声光作品由六支大型钢架构成,每个钢架由12支40厘米长的LED发光模块以及4个打击乐声音元素组成。当装置开始启动,动态的光线和声响组成了听觉和视觉的合舞。观众不仅可以借助触摸板,产生出诸多有深度的游戏,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逻辑的声响和光线。

  无声是一种声音吗?

  这个问题,约翰·凯奇曾以著名的“无声音乐”《4分33秒》给出答案。那场行为里,他并未弹奏一个音符,而是等待了4分33秒后,宣告表演结束。约翰·凯奇曾说:“无声是不存在的。他们以为这是无声,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听,其实有很多偶发的声音。第一乐章,你能听到鼓动的风声,第二乐章时有雨水滴下屋顶的声音,第三乐章人们自己开始发出有意思的声音了,他们开始交头接耳,或走出去。”

  此次展览里,玛侬·德波尔以《两次4分33秒》致敬约翰·凯奇的那场演出,同时再一次提出声音的另一种可能:无声。除此之外,展览也呈现了其它无声作品。尽管每一件作品的创作初衷和表现手法各不相同,但它呈现了关于有声、无声的讨论。

  《两次4分33秒》

  约翰·凯奇的名作《4分33秒》曾以沉默来阐释声音的存在性。玛侬·德波尔的作品《两次4分33秒》以另一种方式致敬了这件作品。艺术家邀请钢琴家让-吕克·法尚在布鲁塞尔完成两次“4分33秒”。第一次表演时,法尚有意地在1分40秒、2分23秒和2分30秒时停顿下来,这与约翰·凯奇曾停顿时间一致,因此也与录制现场的背景音响完美同步;第二次表演时,德波尔剪切掉了所有声音,唯留在1分40秒,2分23秒和30秒时的停表声。这时,长镜头从法尚开始逐步移向他的观众,最终移到了场馆门外。

《幻影》

  《幻影》

  装置《幻影》在30米卷轴的风景图上使用了图像炸裂的效果。它在此呈现了福岛在2011年三月海啸之后的景观。这幅在网上找到的照片,经过颜色剥离之后,创造出了该事件的抽象化效果。具象被重新勾勒然后层层分割。现代舞舞者伯努瓦·高赛曾从一幅从乐谱衍生出来的“灵声”之毯。在这里,声音是缺失的部分,但它提供了一个虚构幻想的可能。

《在霓虹灯上走过》

  《在霓虹灯上走过》

  《在霓虹灯上走过》是一排整齐排放的白色霓虹灯。其中,每一根都从中断裂。从2004年到2010年,米歇尔•弗朗索瓦屡次使用这样的审美法则,尤其是在2005年布鲁塞尔弗拉芒文化中心(De Markten),该作品成为了行为艺术的对象:在光天化日下,艺术家踩在霓虹灯上,用脚把它碾碎。此次展出的这件作品,可以视为是一种“被走过”的结果,或是一种“正在被走”的过程。它用无声来演绎声音的可能性,这种声音,需要观众最切合的想象和回忆。

《居民》(一)

  居民》

  在作品《居民》(一)中,一部分微缩人像被放置低温表面上,当水蒸气渐渐凝结了冰,居民的脸庞慢慢地被冰霜吞噬;作品《居民》(二)的微缩人像则被放置在大约4平方厘米的冷冻装置表面。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里,它们一点一点被冰粒吞噬。

  互动,观众如何左右声音?

  随着技术的革新,互动成为一种越来越频繁的表现结果,有时甚至是一种很难抑制的趋势。吉鲁东认为,由于观众的介入,互动能给声音本身带来很多不可预测的变量,这种未知性激发了很多创作的灵感。不过,吉鲁东也表示,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艺术家需要“合适地运用它”。

  那么,人是否能够左右声音?观众的介入会给声音带来哪些变化?以下作品给出几个样本。

《智能领地-嬉游曲》

  《智能领地-嬉游曲》

  《智能领地-嬉游曲》陈列了一组智能手机,它们能够互相联系、倾听、应和。与《椭圆》一样,观众也可与其互动,比如摸一摸手机屏幕,或者来一个炫酷的响指。这时,这些手机的屏幕将变亮,传出已设置过的清脆笑声。另一方面,观众可以在智能手机里下载Smartland应用软件,加入这个声觉生态系统的互动中。

《此处时间长流》

  帕斯卡弗拉芒的微缩装置和此处时间长流》

  帕斯卡弗拉芒的微缩装置使用了和大型作品一样的浸入式思维。无论大小,这些装置和机器与观看者形成了一种等量的亲密关系。不管是调整视野凑近看微缩人像,还是在装置作品《此处时间长流》中层叠出现的全景式远观,它们都将观众带入一个新的观看空间。透过微缩机械与影像的结合,作品展示出了诸多本质的讨论,比如寒冷、时间、生命体等等。

  《此处时间长流》是一个给观众新体验和视听范式的装置。这件作品如同一个描写静谧风景和空间的长布,而声响则在几条轨道上传播,占据了整个空间,并在游走其中。声响和画面间的平衡重新组成了一个新时空,观看者的心只需随着装置引起的波澜飘荡直到达到完满的境地。

《绿色声音》

  《绿色声音》

  装置作品《绿色声音》通过科技手段,让公园和花园的视听环境通过一个绿色的展览空间得以显现。

  这件作品的效果参考了2000年在里昂热尔兰公园里落成的永久装置作品《Aminots》,《Aminots》把来自公园绿地多处的声响播放出来。这些声响既包括乐器、人声等文化属性的声音,也包括对自然声音的模拟模拟,还有一种介于自然声和人文声之间的声响。在《Aminots》的基础上,这件作品提供观众互动的渠道:只要下载一个应用,便可以把新事件的元素加入和递补到《Aminots》的声响中,类型、空间性和速度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动作展现出来。

(本文视频、部分图片由民生现代美术馆提供 鸣谢艺术家)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彭菲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