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一件作品引发的千人围观 “《亮宝节上的人们》创作研究展”在武汉美术馆开幕

2017-06-21 20:00

净土风物《亮宝节上的人们》创作研究展

净土风物《亮宝节上的人们》创作研究展

6

武汉美术馆

已结束 1.6万+

  截止到武汉美术馆闭馆后一小时,其中一个美术馆入口在今天的人流量已经达到了1472人次,比较以往的参观人流量,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了。带来这次数字波动的正是今天开幕的“净土风物——《亮宝节上的人们》创作研究展”。

“净土风物——《亮宝节上的人们》创作研究展”嘉宾合影

  2017年6月21日,“净土风物——《亮宝节上的人们》创作研究展”在武汉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青年策展人刘蕾策划,展出艺术家许海刚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水彩·水粉画作品展”上斩获创作奖金奖的水彩作品《亮宝节上的人们》及围绕这这件作品的一系列写生草图、手稿和笔记来着重展示艺术创作的过程,以创作研究展的形式,用作品回答“在新的时代条件和文化语境下,我们如何用传统的艺术形式,表达当代性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感受的问题”。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水彩·水粉画作品展”在武汉美术馆开幕并评选获奖作品,许海刚的《亮宝节上的人们》斩获创作奖金奖。时隔3年,这幅作品又辗转来到武汉美术馆,就好像一艘船又回到了它启航的港湾。

“净土风物——《亮宝节上的人们》创作研究展”展览现场

  但是不少观众包括业内人士所关注的是,如何以一件作品完成一个展览?本次展览策展人刘蕾的回答是:“把它当做一个点,围绕着它的产生、发展、成型无限放大”。因此,我们在展览现场看到的有许海刚作品《亮宝节上的人们》自2012年进入构思到2014年完成创作的完整手稿,从第一年的素笔勾勒,到第二年带有部分色彩的速写,及至进入第三年全部的水彩作品;有艺术家在写生过程中的手稿,也有记录写生状态的日记,还有关于藏族文化的研究笔记。

许海刚 《速写》 速写 18cm×16cm 2012年

许海刚 《素描人物》 素描人物 54cm×38cm 2012年

  更让人惊叹的是许海刚作为一位艺术家所体现出来的清晰的逻辑和缜密的实践:“许海刚的构图是堆集式、纵深式的,它不仅是人物的空间感和层次上,而是确确实实地从人的情绪处理、人物之间关系的把控上进行了不同空间维度的平衡;在色调的表现上,许海刚创作了3种不同形式的色调,偏冷的、偏暖的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最终他选择了处于平衡状态的;随后艺术家将搜集的素材进行拆分,能够触动艺术家的人物被剪辑出来并进行编号、单独勾勒,最后进行重组”。

许海刚 《速写》 速写 19cm×19cm 2013

许海刚 《速写》 速写 19cm×19cm 2013年

  本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艺术家路途中的随笔辅以速写,展示他奔波辗转、寻找绘画素材的心路历程。记录了艺术家每次出行不同的心境和点滴感触,从前期的简笔勾勒到后期的略施色彩,甘南风土、藏域佳节独特的氛围都在随性的捕捉中跃然纸上。第二部分围绕金奖作品《亮宝节上的人们》正式创作的全过程展开,艺术家学院派的严谨作风、教学课件般的创作步骤和匠人般的工作方式,是整个展览最重要的板块,也是艺术家精神内核。第三部分,一个水彩画家具备的深厚素描造型功底,艺术家的素描人物肖像的风采;另一方面,对藏族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实地考察,构成了对题材进行把握的基础,艺术的维度因此得以延展。这次展览以研究展的形式来探索一次创作的过程,过程更是艺术家的本心之所向,作品的生命之所在”。

许海刚-《水彩人物》 水彩人物 76cm×57cm 2013

许海刚 《水彩人物》 水彩人物 76cm×57cm 2013年

  在水彩画创作中,许海刚一直比较偏爱藏族题材。近年来,他多次深入到西藏,以及甘肃、云南、四川的藏族聚集区。“那里广阔、厚重的景物与纯朴、虔诚的人们无不打动着他,吸引着他。《亮宝节上的人们》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前提下,也实现了艺术的创新。该作品具有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如明确的主题,确定的(少数民族)题材,传统绘画材料,写实风格,叙事性因素,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等等。所以,《亮宝节上的人们》的创新,不是风格替代式的创新,而是一种旧瓶装新酒式的创新”。

许海刚 《水彩人物》 水彩人物 76cm×57cm 2014年

许海刚 《草图》 草图 109cm×79cm 2014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藏族生活成为中国艺术中的重要题材,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藏族的服饰、不同于我们的体型外貌已经得到了反复的表现,许海刚如何能把藏族题材做得精彩,在刘蕾看来,许海刚的这件作品一改同类藏族题材的厚重和沧桑,让观众看到的是另一个民族的柔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说的创新其实并不是完全颠覆性的改变 而是在传统的形式里边做出一些不同的东西”。同时,刘蕾认为,许海刚的水彩展示出湖北水彩的独特格调,“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湖北水彩在全国性的展览评选中 一直表现不俗。它所具有的独特格调、几十年间脉络有序的发展之势,以及它未来的整个趋势与走向都是可以从许海刚的个案研究中窥见的”。

许海刚 《速写1》 13cm×20cm 2014年

许海刚 速写 13cm×20cm 2014年

  美术史学者刘茂平在谈到作品《亮宝节上的人们》的意义时表示:“《亮宝节上的人们》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前提下,实现了艺术的创新。该作品具有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如明确的主题,确定的(少数民族)题材,传统绘画材料,写实风格,叙事性因素,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等等。所以,《亮宝节上的人们》的创新,不是风格替代式的创新,而是一种旧瓶装新酒式的创新。许海刚用作品提出并回答了:在新的时代条件和文化语境下,我们如何用传统的艺术形式,表达当代性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感受的问题。作者深谙艺术多元化的时代,观众多方面的审美需求,充分运用了他擅长的艺术语言,使得传统的写实绘画艺术形式在他的笔下,获得了不一样的生命力,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将一个前现代的艺术样式进行了超越,在当代赋予了新的意义。”

许海刚 《亮宝节上的人们》156cm×150cm 2014年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一直贯穿于许海刚的创作之中,三次进入甘南写生不仅是他的艺术创作之路,也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谈到许海刚的作品,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认为:“高原的雄浑是艺术家所向的精神之自由,这幅作品是基于对西藏风土人情的认同、了解与感悟,并对人物进行编排、重构并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其体现着许海刚从精神内涵到技巧手法的突破与创新,着力于文化源头与生命本体的探索”。

“净土风物——《亮宝节上的人们》创作研究展”展览现场

  当下中国水彩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众多创作者对于民族化的坚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审美追求等有深入的了解和感悟。少数民族题材是中国绘画题材中的重要表现内容,青藏高原的独特魅力造就了藏族地区不同的风土人情,藏族地区已成为一个画家探索艺术、激发创作灵感的巨大艺术宝库,也是画家最具理想的灵魂栖息地和人类探寻的精神家园。“艺术创作要反映真实生活,从普通人身上找到能打动自己的东西,并全身心投入创作。”在樊枫看来,许海刚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水彩·水粉画作品展”中斩获创作奖金奖的原因正是基于此。而此次展览以研究展的形式来探索一次创作的过程,樊枫认为,“过程更是艺术家的本心之所向,作品的生命之所在”。

  据悉,本次展览自2017年6月21日展至7月3日。

  关于艺术家:

  许海刚,现为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获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览最高奖,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湖北美术作品展览金奖,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金奖。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洪镁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