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李松(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黄小峰(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
李 军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院长、教授
殷双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执行主编
邵 彦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教授
赵 伟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副教授
郑 弌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副教授
黄宗贤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学术院长、教授
李 翎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朱万章 中国国家博物馆 研究员
沈 伟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教授
陈 晶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教授
练春海 中国艺术研究院 副研究员
刘 科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副教授
任 为 美国狄金森大学美术史系 助理教授
沈睿文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李 溪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副教授
彭 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院长、教授
刘 晨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副院长、助理教授
高 译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副教授
贾 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助理教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学系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
2019年06月22日 09:00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1室
论坛宗旨:
20世纪,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纪。自9世纪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始,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著录体系,在20世纪西方美术史研究范式的传入后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批中国美术史家筚路蓝缕,将法书名画、金石碑刻、古建雕版与地下考古出土的新材料从旧有体系中剥离出来,借用自身或他者的理论工具,从时间和空间两大维度上初步整合了古代中国的“艺”与“术”,从而完成了中国美术史现代意义的书写。不能知古,何以明今。本次论坛拟从四个方面钩沉20世纪中国美术史书写过程中诸多重要史料,侧重于中国美术史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起一套适用于中国美术史未来发展的理论范式。
论坛议程:
6月22日
上午议题:20世纪中国卷轴画研究的方法与范式
08:30-09:00 嘉宾签到
09:00-09:10 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
09:10-09:30 论坛开幕式致辞
09:30-10:30 主题发言
10:30-12:00 圆桌讨论
12:00-13:00 工作餐、茶歇
下午议题:20世纪的考古学与中国美术史的交汇
13:00-15:00 主题发言
15:00-15:20 茶歇
15:20-17:00 圆桌讨论
6月23日
上午议题:20世纪中国宗教美术史与图像学
09:00-10:00 主题发言
10:00-12:00 圆桌讨论
12:00-13:00 工作餐、茶歇
下午议题:20世纪中国美术通史的写作与美术评论
13:00-14:00 主题发言
14:00-16:00 圆桌讨论
16:00-16:30 闭幕式致辞
直播已结束
查看回放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