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讲座及研讨 | 变化的前沿:图像志文献库的过去与现在(第四场)  
9349人次观看

讲座及研讨 | 变化的前沿:图像志文献库的过去与现在(第四场)

  • 嘉宾

    16:00–17:00 第四讲
    元数据转向:“中国图像志索引典”的缘起和建构原则
    张弘星(V&A博物馆“中国图像志索引典”主编)
    17:00–18:00 特邀对谈
    郭伟其(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
    18:00–18:30 圆桌讨论

  • 主办方

    OCAT研究中心

  • 时间

    2019年10月13日 15:50

  • 地址

    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59号文化大厦20层)

  • 直播介绍

    【第四讲】10月13日 16:00–17:00

    演讲人:张弘星(V&A 博物馆“中国图像志索引典”主编)
    题目:元数据转向:“中国图像志索引典”的缘起和建构原则
    对谈人:郭伟其(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

    尽管“中国图像志索引典”(简称CIT)项目正式开始于2016年,但其最早的灵感可追溯至1993年。当时笔者刚从中国抵达英国,作为一名新进学者来到伦敦大学求学研习19世纪清代宫廷绘画史。在笔者抵达后的数月间,极其荣幸地拜访了贡布里希爵士,这次拜访是由国内范景中教授联络安排的。范教授为笔者尊崇的友人与师长之一,也是研究贡布里希著作的权威专家,在早些时候已寄信给贡布里希作为介绍。那次拜访以及之后数次参观瓦尔堡研究院的图片文献库,是笔者个人与欧美传统之图像志文献库与分类系统的初始相遇。当年10月,笔者曾购买一本该院图片文献库的使用手册,并期盼为中国艺术建立一个图像志文献库。此一奢望在23年后,终于得以具体实施。这里要特别感谢由英国政府数字、文化、传媒与体育部提供的特别研究项目经费,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和博睿学术出版社同事的热心支持,汉斯·布兰德霍斯特和艾迪安·波斯蒂默斯先生等专家学者长期的切磋与合作,以及项目组成员高瑾女士与林逸欣博士的全然付出。

    此篇报告将介绍欧美学界首次针对中国艺术图像志进行分类的方案—CIT,分享CIT项目成员在建构分类方案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本文将特别着重形塑本计划主要决策背后一连串的思考与测试,其中包括选择使用《石渠宝笈》与《秘殿珠林》等皇家书画目录来作为创建CIT概念的首要来源,以及为CIT建构而对荷兰“图像志分类系统” 之原则规范的继承与修正等等。我们希望建构CIT的经验不仅对西方文化机构中图像志文献库建构实践能增益补充,也期待藉此开创契机,与国内的学者和文博机构建立深度合作。

收起

直播已结束

查看回放
  • 薇笑饭饭:艺术头条高清直播第四场:V&A博物馆“中国图像志索引典”主编张弘星《元数据转向:“中国图像志索引典”的缘起和建构原则》
  • 薇笑饭饭:这次的最后一场啦
  • 手机用户2789127:中国图像志的首次尝试,各个馆藏中国画的集合
  • 欢迎来到艺术头条直播间,这里有精彩纷呈的艺术故事,不可不知的艺术知识,紧张刺激的拍卖瞬间,更有不容错过的艺术展览,艺术大咖走进你的生活,带你近距离领略艺术圈,尽情享受艺术文化,放松身心,滋养心灵。
快来和主播互动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艺术知识。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艺术知识。 长按识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艺术知识。
我知道了

分享: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