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向在荣
博格纳·科尼尔和汪嫣然
罗莎·巴罗齐和詹姆斯·博顿
昊美术馆、昆山杜克大学人文研究中心、昆山杜克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部
2022年04月30日 14:00
在机器人前面加上性别定义其实有些多此一举。回顾历史,自动化与性别(正如劳动和性别)问题一直紧密相连。比如20世纪50年代,那时机器被用于处理秘书工作这一典型的女性(化)的职业,并加以广告语“比人类更好”。在科幻想象中,机器人也大多以女性形象出现,更别提近年来走入千家万户的女性(化)“智能家佣”。父权制中将女性定义为(可交换之)物品的前嫌比比皆是,毋庸赘述。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正在展开的未来,一个尚未定型的人工智能时代,因此在当下,不论我们对机器时代持消极还是积极态度,“女性的物化”这一重要的女性主义的批评则既需要兼顾历史,也需要开拓新的可能性。如果从一开始“比人类更好”的就是女机器人,那么熟谙(技术)女性主义理论,科技哲学,科幻小说与电影的学者怎么看待“女性”和“机器人”镶嵌的历史、想象和现象?我们又可以从中找到怎样的线索和启发?
本次论坛由昊美术馆联合昆山杜克大学人文研究中心及昆山杜克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部举办,由昆山杜克大学比较文学助理教授及艺术副主任向在荣策划及主持,邀请了四位嘉宾对这些议题展开探讨。
2022年04月30日(周六)14:00-16:30将会举行两场嘉宾对谈,讨论将分为两组:第一组嘉宾为博格纳·科尼尔与汪嫣然,她们将围绕技术女性主义及性别化机器人展开讨论;第二组嘉宾为罗莎·巴罗齐与詹姆斯·博顿,则会从科幻电影及小说中(女)机器人的形象出发,考虑与之息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跨国移民及劳务剥削关系,帝国殖民与父权霸权等。
直播已结束
查看回放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