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价格:¥25.00
会员价格:¥9.90会员优享开通会员,享更多优惠 > >
目录(5集)
- 【雅昌讲堂】贾鹏:文艺复兴时代的波提切利和美第奇家族
试看
- 【雅昌讲堂】贾鹏: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四种特殊绘画法
- 【雅昌讲堂】贾鹏:波提切利和影响他的老师们
- 【雅昌讲堂】贾鹏:波提切利的肖像画
- 【雅昌讲堂】贾鹏:波提切利的湿壁画
讲堂介绍讲堂播放量:0
主题:“透·示”西方绘画技法系列(五)承上:波提切利
第五部分:波提切利的湿壁画
贾鹏:资深油画修复专家
1、湿壁画和干壁画的区别
再下面说说波提切利的壁画:波提切利还有另一个领域比较重要的是壁画。这都是受乔托、里皮一代一代人,这是一种活,这个活可比咱们画干壁画要累得多。
波提切利《维纳斯和三美神向年轻女子赠送礼物》
波提切利《向年轻男子介绍人文七艺》
这是他在卢浮宫,你们要去卢浮宫进最长的长廊之前会看到这两张画,这是最精彩的两组壁画,是在卢浮宫里面。
他们的修复里边爱使用这种办法,破的地方就破着,不再去补它了,咱们习惯有时候需要把它补齐了,这是壁画里面别的一些研究中心取出来的样品,很有意思,正好是一个墙面,这是一组掉下来的东西,他们做了一个横截面图,这个很小,抛光了之后做一个横截面图,能看出墙体,还有做出来的基底层,还有最后的颜料层。
他们的湿壁画跟中国的干壁画有很大的区别,湿要趁湿才能画,干壁画必须那上干了我们再画,就是这两种区别。但是这两种的区别是因为它的基底层地障不一样,我们叫地障,中文领域里边管壁画的基底层叫成了地障,他们不这么叫,这是一个法国国家图书馆里面,别人购置的描绘怎么做壁画的一个插图,我给节选过来了。
以前这个都是为了装饰作用,以前有钱了之后,家里搞装修,贴壁纸,墙上得有点儿装饰类的东西,所以有钱了之后,他们会请艺术家们来画,所以你要在上面又要有做出图形来,又要有做出主题的故事来讲,还要有自己想要的功能,所以他要配合着你的需求来完成他的作品,所以这是一件很累的活。
这就是为什么米开朗基罗当年,大家都知道画西斯廷天顶的时候,为什么眼睛都给滴瞎了,就是因为他这个天顶画趁湿的时候,会往下滴水,你这儿又没有一层防护的东西,他只能往脸上滴,这是他们用的工具,跟瓦匠很像,其实就是一个瓦匠活,但是最后瓦匠的上面又画了层画。
2、湿壁画的制作过程
这是一个示意图,西方湿壁画的一个制作过程,还有大概所使用的颜色,基本上就是纯矿物粉,没有什么太特殊的了。壁画的颜色比较少,是今天我们所能用到的一些东西,以前古代更少,所以壁画的颜色比较单一,不是红的就是绿的,就是蓝的,就是棕的,超不出这几种色。
这是制作壁画的一个过程,首先你得有墙,这是第一点,没墙没有壁画,要不然就不能叫壁画了。在最贴近墙的石膏层,这是石膏层,说白了是一层促进的,一层能挂住墙面的一层石膏层,拿石灰沙子水混在一起,很粗糙的刮上面了,是要扒住它。
再接下来扒完它之后,你要把它刮平,然后要把形体稿拓在上面,所以才会有很多的范本,刚才我说波提切利画的画里,他有范本是他画的形状,在壁画里能发现得出来,就是这个原因。扎眼,定位,把你要画的东西放在上面,你看这个上面就能看到一些留下来的点,看到了吧,有一些壁画上面。然后再回到这个画面上,有的需要你勾一勾、画一画,就变成这种效果了。
再接下来,还要再上一层比较细的石灰层,这一层就是我们所说的湿壁画的湿了,之前那一层必须干了,不能这个还是湿的,必须干掉。然后上完稿了再画这一层,这一层的道理就是必须要趁湿画完。比如今天这一堵墙上我要画湿壁画,我一个人的工程量一天顶多也就画这么大。所以我这一天在这一道工序的时候,我只能画这么多,画完之后我明天再涂下一层石灰层,再画下一层。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能有壁画?欧洲的壁画为什么保存那么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是法文的,这是一种碳化反应,其实是石灰跟我们所使用的颜料之间形成的一种碳化反应,最后干了之后就形成了一层硬壳表层,把颜色层保留在里面,所以才不会碰完了再掉。你像壁画,你去拿手碰,你是摸不下颜色的,除非它做的不好,石灰层里面的,就是刚才那个薄的那层石灰层做的不好,你会能摸出来颜色。像咱们中国的传统壁画真是不能摸的,一摸真掉,它都是粉,所以它没有一层保护层在上面。所以这个就是自然的一种碳化反应,像一种碳酸钙的碳化反应,形成了表面的一层关系,就把壁画定在里面了。
而这些颜料是怎么做呢?刚才我说了刷石灰,颜料哪儿来,颜料就是矿物粉跟水和一块,就是用水,水是里面的媒介剂,水挥发掉了之后,这个颜色粉跟石灰就能形成这种碳化反应衬在里面,干了之后就再不动了,这就是湿壁画的一定的特点。
所以湿壁画必须趁湿画,如果是干的画不上去。
3、湿壁画的特点
但是欧洲的绘画里面,我最初的那个图片里面F开头的,就是意大利语,其实就是新鲜、湿的一个意思,就是趁湿,趁新鲜,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但是其实他们也有是干的意思,就是意大利语,他们画面里有一些颜色不能跟石灰直接反应的,他们就变成了干了之后再画,所以他们有很多壁画是干湿结合的。
咱们国家正好反过来,绝大部分是干的,但有很少的一小部分也有湿的,但是都在南方,云南、广东地区,我还不知道有没有,云南地区是有这种的,很少很少的地方有见到过。
给大家放个录像,大家就能看出来到底怎么做的了,我给大家放两组,这是今天法国的有一些私人的工作室,还有一些自己的工厂,比如说还有人继续想要家里装饰壁画的,他们来完成这样的工作。
这一个就是在工作室自己做的,刚才我说的是画墙上,你也可以画在板子上面,有人是在板子上做的,有人会做在板子上之后放在墙上,钉好了再拼在一起,这种办法也是。这种是在木板上,你知道它钉什么的吗?它钉网的,你在木板上直接挂粗的那种石灰图层的时候,你挂不住,石灰跟沙子的组合体,它必须得在上面钉上一层挂东西的东西,他拿钉枪把那个网给钉在上面,要不然呆不住。
这很像圣像画绘画里面,我们在木板上包上一层纱布,道理是一样的。涂上一层胶,看出来了吧,是网格状的。其实这就跟建筑一样,盖房子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这个是产生摩擦面,让它更粗糙一些,干了之后做下一遍更容易。你看这是干掉了,这一层就比较细了,是细的这种石灰。但有的时候也会掺沙子,掺西沙,就喜欢粗糙面,是喜欢光滑的面,就跟咱画素描的那个纸似的,一面光一面粗,粗的那一面就是要多加点儿沙子,光滑那一面就是要石灰多一点。
这就是他只画这一部分,刚才是为了区分今天画的,跟不是今天画的。要画那部分了,你画那部分的时候,你再去做那部分的石灰层。
画稿,这是他借助塑料薄膜的办法,所以做壁画必须得有很好的统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先画哪部分,后画哪部分,可不像咱们画画那么随意了,这儿一笔,那儿一笔,这个是做不到的。
而且壁画还有一个就是画错了不能改,你知道这块如果画错了怎么办?铲掉再来,再涂。所以你看米开朗基罗画那些大型壁画,那真的是很大的工程,体力也是。那么高的西斯廷教堂,您那儿看着是OK的,您跑底下看不OK,上面这一层就全给铲掉再来,所以来来回回,来来回回。
4、敦煌的干壁画
下面还有一个,这是现代的一个,这是一个对比,干壁画跟湿壁画,干壁画我们的颜色层是在表层的,湿壁画是向下渗透的,所以这两个是有区别的。你看第一道其实是一层粗的,第二层是细的,第三层可以再细,所以这个同等的办法,我们的壁画也是这样的。
我有幸有一年去过敦煌,待过一个多月,参与过他们一个窟的修复,看到了好多东西。这个不是敦煌的,你看咱们的壁画里面,这个在地障的上面薄薄地涂了一层,有的时候直接是一层滑石粉,是一层白色的东西,能够接触它就可以了,能够接触上面的颜色就行,而咱们在墙面上面做过很多处理。
你知道敦煌的壁画为什么放在敦煌吗?一是环境的原因,这是对的;二就是他那个山好抠,你开凿的时候好开凿,那都是小石头子的粒。您弄一个大石头,您当年有什么工具能往下挖,挖不动,所以它是一个好挖的状态。他挖好了之后,一个洞窟干嘛吗?拿很粗糙的草跟泥混在一起往上砍,砍掉一层之后,刮平,然后再拿细的一层,就是对了细的草或者是棉花,跟棉花混合在一起,剁得很碎,再薄薄地刮一遍。
刮匀了之后,涂上这层白涂层,就可以画画了。所以导致因为那个崖体是小石子的,所以渗水很严重。所以敦煌壁画最大的问题是起鼓,时间长了会脱开,就是你扔上去那层东西,因为水进去了。
但是咱们这儿还有变色的问题,因为咱们表层没有形成一层壳保护住它,因为湿壁画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它那种碳化反应,能成一层硬壳。咱们这个表层可不行,一碰就没。
这是我们的学生做的一个样品,就是复制它。怎么去起稿、勾线什么的。这是使用的一些材料,板土,这是岌岌草,甚至还有一些细的纤维混合在一起。
莫高窟第220窟
这是敦煌的220,盛唐时间的一个窟。这个壁画非常非常的漂亮,这是特窟,这个不亚于波提切利,这都不是艺术家,我如果说这张画能摆在卢浮宫边上,我相信肯定有人少看波提切利的。我说句真心话,我虽然是在欧洲很多年,对他们的东西也很了解,但是咱们有些早期的东西真的是很牛,非常非常棒,有机会大家去敦煌一定要去看看,254是一个不错的,这个是220盛唐时期的。
这个是修复,因为他们都是有斗顶,这个窟我印象当中应该是美国人跟着一起修复的,美国的洛杉矶的盖蒂组织,以前有奥地利的、美国的、日本的,都跟咱们国家一块参与,帮助咱们来修复敦煌的壁画。这个是跟美国修复的,修了好长的时间,好像据说小十年说是。
5、湿壁画的修复
这个是刚才我说的那个湿壁画,你看见没有,这是修复师在修,这不是在画,修复师在修,你就知道他必须要这么工作,你可想而知米开朗基罗当年的绘画,他要这么仰着,每天刮浆,再画图形,然后下面再去看。
所以你看当时在修复西斯廷天顶壁画的时候,也有一个事,有一次我提过一个趣闻,这回再讲一次,就是你看这个离近了看很实,这是哪儿?这是凡尔赛宫的修复。凡尔赛宫前两年关过一段时间,把所有的东西都修了一遍,特别是壁画,一百多位修复师同时工作修复壁画。
西斯廷教堂修的时候,有意思的一件事是什么呢?它因为高,这个低,其实这个也就是两三个这么高,西斯廷那个多高啊,你根本看不清说实话,根本看不清上边是什么。所以他们在下边修复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们缺一块补颜色的时候,你要想补的跟周边的形一模一样,你站到下面一看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来那儿是补的,补的很细能看出来。
但是他们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因为我们修复里补颜色是靠点补,点点,他们把那个点,咱们可能点就是一个小点点,他们给放大成这么大一点,点在了上面补缺的位置上,在底下看,就看不出来了。
这个就很有意思,这是一种视觉的错觉感,这是一种补的方式。但是这种是因为离的近的,因为在一定范围内,那个补细致是你看不出来的,所以这种办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补色的办法。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那种近厅的补色,我们把整个空间里面升起来,让你接触到这个底层,但是这个时候,我跟大家说这种壁画不全是湿壁画,有一大部分是油画,是把画布粘在了房顶上面画的油画,所以这个也叫壁画,但是跟那个湿壁画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才能画的颜色这么鲜艳,这么细致,这跟以前意大利时期的是有区别的。谢谢大家!
贾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