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南山笔迹(之一)王冬龄题何晓东/文

南山路总是那么静谧,仿佛呼吸间,便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沁人心脾。自2012年以来,我往来于杭城与义乌之间,奔波在南山路上,探求书学真谛,追寻大师足迹,不但收获了学业,更接受了师友们的思想熏陶。记得开学典礼上,许江院长的致辞气势恢宏,掷地有声,诗意酣畅,令人终身难忘。在篆隶中寻求厚实坚韧的线条,在褚遂良的柔韧舒展、颜真卿的绵实遒劲、李北海的秀挺雄强、苏黄的仙风神韵以及“旭素”的使转疾走中感悟书理。每一次与他们的对话,都如给我注入一股股神奇之能量,心随笔走,笔随心动。苦读寒窗,如灯取影,墨池常润,清静如水。何晓东书

       书法需要基础,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最终难成正果。但是仅有基本功还是远远不够的,熟练的技法不能替代个性风格,扎实的基本功不能等于鲜明的艺术语言。因此,它又如同一颗生长的树,需要阳光和雨露,需要土壤和温度。根深方可叶茂,而叶茂必有深根。何晓东书

       苏东坡云:“学书之道,须识见、学养、功力,三者缺一不可。”功须练。非练无以成熟,非熟难以为巧;才须悟。悟须养也。非悟无以得法,无法何以成书?若无“法”的锤炼,那只是“耍”而非书;学须修。修者研也。非研难以深究,非究无以立学,无学何以成道?不学无术,何来道乎?积渊博之才,养浩然之气,自为吾辈之所求也。何晓东书

       内敛含蓄中散发灵气,跌宕有致中表现大气,稳健利落中蕴含骨气。求其厚重而不失灵动,润泽而不乏风骨,多姿而非造作,简约而非单薄。此乃吾辈习书之要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渐修渐进,上下求索,气远高古,书香润心,如此人生何不乐哉!何晓东书

       “学海何曾如过客,师门今又为君开。笛啸频催星出发,南山脚下梦萦回”。美院“星出发”毕业典礼的汽笛声时时在耳畔回想,浑厚悠远。南山路边的梧桐树高大宽厚,在湖的滋养和山的映衬下,遒劲苍美。路还是那条路,但路上的行人和两边的风景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变换着。如今,修学已毕,很少再奔波于南山路上了,但习书不止,我书我心,学书之路宁静致远。何晓东书

        千秋书道闲中悟,一缕清香笔底来。苏东坡曰:“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那就让我做一个走在书法大道上的闲者吧!
何晓东
          1971年10月出生于义乌。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艺术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青年书协理事,西泠印社出版社专家组成员。作品多次参加中青展、楹联展、行草展、刻字展等国家级展览。专业论文在《中国美术教育》、《书法导报》等刊物发表,出版《何晓东书法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行书学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名帖导习》(大众文艺出版社)、《祝允明草书自书诗帖-技法精讲》》(故宫出版社)、《南山笔迹》(西泠印社出版社)等著作。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