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策展式写作的有效性

2018-04-30 11:02

  “中国青年批评家论坛”作为武汉美术馆的一个品牌项目,自2012年创设以来已成功举办了3届。今年4月4日,该馆邀请20余位批评家、策展人以“批评的立场”为主题,探讨策展式写作的有效性与社会价值,现摘选部分观点如下:

  策展写作的目的是告诉观众一个展览的价值,比如说这个展览的精髓是什么,主题和风格是什么,是什么因素把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串联在一起,并且通过作品来阐释策展人的思路和策展主题。但是策展式写作可能会出现的弊病在于,为了阐释策展主题及目的,有可能会置艺术家的创作语境、初衷于不顾,将策展人个人的观点强加于观众,或者用一些未经证实的看法来证明批评的有效性。长此以往,这种误读将会导致批评的社会价值无法实现最大化。

  ——宋文翔(武汉美术馆馆长助理、本届论坛学术主持)

  策展一定要以研究为前提,一定要针对问题,因此要选择与问题有关的艺术家,通过作品来解析艺术家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的不同方案和实施方法,这样的展览才真正是对批评的延伸。总之,从策展针对问题到艺术家结合问题,问题是核心,这样的策展才有意义。

  写作只是策展很重要的一环,但并不是说写完文章就完事了,展览选什么灯光、空间怎么考虑,背景和作品的关系,流线怎么走,宣传怎么组织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应该参与,要让策展名副其实。

  ——鲁虹(合美术馆执行馆长、批评家)

  策展面对的问题和批评面对的问题有共性,又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今天,对于装置类、空间体验类、新媒体甚至带有互动性的展示方式,很难转变为文本或者语言经验,这样的展览需要文字和作品有一种相向的关系,这个关系并不是评论要压倒作品,也不是写一个作品的阐释和描述,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并不从属于作品。

  随着新的艺术形态、展览形态的发展,策展式写作往往作为展览内容的文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少有批评,更多的是将策展式写作当成艺术写作。它并不是定义性的,比如,策划一个中小型的群展时,文本不仅仅是与作品的关系,而是要交代展览理念,构成艺术家的语境,激发艺术家的工作,这就构成了艺术家与策展人之间的互动、互文式关系,从而带来一种新的写作伦理。

  ——鲍栋(独立策展人、批评家)

  思想才是策展的源头,更是策展写作的源头,策展人某种意义上是作为思想者。在展览中,重要的不是艺术本质,而是思想的、观念的内容。今天可以看到国际双年展策展人大多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一个思想者的身份出现的。策展人已经从保管者成为了创造者、生产者。在批评和策展更具体的策展写作中,如果不更新我们的思想、不更新策展主题的源头,那我们做的批评、策展的意义在哪里?

  ——郝青松(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每一位策展人在策展时都有一个理想,即探索出新的逻辑性的脉络,但是这个逻辑在今天已经失效了。作为策展人,在探索艺术史发展脉络甚至未来发展趋向的同时,应该从整体性概念去探索艺术史的边界,甚至将逻辑性的思维方式转变为补充性的策展理念。

  尊重策展人个体的理念和想法,这个理念和想法并不单纯依附于艺术史,不再单维度去给艺术史的脉络增加更多逻辑和价值,而把这个价值转向艺术史的外部因素,回应当下变化,面对新的艺术媒介和新的感知方式。以一种开放性态度来对待展览、对待艺术作品、对待艺术史,这样可能性更多。

  ——艾蕾尔(清华大学博士、批评家、策展人)

  (文字由本报记者李亦奕整理)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李亦奕整理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