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吴门文人的知遇情怀

2018-09-20 10:02

  晚明的浪漫思潮以其独特的感性与敏锐,引起今天思想史界、文学史界的重视。在明代文人及艺术家中,唐寅或许是大众最熟悉的那一个。他不但活跃在艺术史上,也鲜活地存在于小说、戏曲、传说之中。唐伯虎,成了人们心中诗文、书画并臻的大才子的代称。

  历史上,唐寅虽出身商家,但年少时便因才得名,尤其是在书画艺术上的造诣更是名震吴中,也早早地走上了卖画为生的道路。根据杨静庵《唐寅年谱》,唐寅从三十五岁起便“鬻文卖画以度其岁月”,唐寅的《言志》诗说“闲来就写青山卖”。曾获得乡试“解元”,又被牵连罢免、坎坷一生的唐寅,当然不如传说中的“唐伯虎”那么潇洒如意。他的才情、心绪、生活,乃至传承,都在2018西泠春拍呈现的两幅画作中依稀可见。

  庞元济旧藏唐寅《临流试琴图》,看吴门诗人、学者、画家的知遇情怀,吴中文人频频谈及“隐”, 可见人们对于这一问题非常留意,也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其所独有的隐士观念之下,他们中许多人也确实不拘身份形迹地过着所谓”自隐“的生活。

  一幅《临流试琴图》中,唐寅以细线为皴,又参以小斧劈皴画山石,远山用拖泥带水皴,更远的山则用淡墨烘染,再以起伏跌宕的细笔勾枯树,线条纤而不弱,率意而洒脱,佐以细腻生动的人物刻画,共同营造出枯寂而空灵、雅致而高逸的意境。唐寅之笔墨,吴宽、文征明、彭年之题跋又钩勒出吴门老、中、青三代文化圈的脉络。

  “酒罢茶余,思绪豁然开朗,泠泠七弦上,临流难觅知音,静听松风寒。”唐寅不由得心生感慨。“既然高山流水可寄兴致,又何须在茫茫尘世间苦觅知音呢?”,吴老安慰道。“即使弦如寒冰,弹不成曲,自始至终唯有高山流水才是你的知音啊”,征明兄亦附和道。“三位前辈如此相对,已尽是知音之意,又何须再谈知音难觅啊”,后生彭年不禁惊羡道。

  画中临流抚琴的高士,面对空山澹水,他所乞求的唯有空谷的回音,而这位高士不正是唐寅自己的化身吗。但现实中无论是作为长辈吴宽的爱重、好友文征明的深情厚谊、还是后生彭年的敬仰,都使得唐寅具有着出世者和入世者的双重特征,而这也是吴中文人圈所具有的独特精神风貌。

  谈及唐寅与吴宽的交游,最为人所知的即是弘治十二年(1499 年)唐寅不幸卷入科场舞弊案时,吴宽为唐寅向同僚乞情一事,此事尚有上海博物馆藏吴宽《乞情帖》为证。尽管吴宽的一番好意并没有派上用场,但吴宽对于唐寅的器重、爱才之情已经展露无遗。而言及从文征明、唐寅一生的交游,对诗文书画的爱好和出众的才华是两人年轻时即展开交游的基础。文征明出生于仕宦之家,唐寅虽来自一个不曾享有功名官位的家庭,但他在年轻时就与文征明一样,从游于吴门有名望的人士。圈中友人大多喜好诗文唱和,常同游吴地名胜并作诗作画,这是两人交游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虽然学界认为两人间的友谊曾经历波折,但交游始终未断。特别是唐寅去世后,征明在题跋、款识中都曾提到他。这些都能说明,两人一生有着深厚的友谊。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无论是上古时期伯牙子期般的知己之情,还是吴门文人间的相互抚慰,中国文人对“知音”的寻觅在两千多年的悠悠岁月中依然显得沉郁委婉,令人感叹。

  唐 寅《临流试琴图》

  尺寸:50×27cm

  吴宽、文征明、彭年题跋,庞元济旧藏。

  清宣统元年(1909 年)《历朝名画共赏集》出版,著录于清宣统元年(1909 年) 《虚斋名画录》及《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 唐寅》、《唐伯虎全集》、《新编画家题跋必备》、《文征明集》、《唐寅书画资料汇编》。

  ①唐寅题诗:

  酒罢茶余思兀然,未能除得旧琴缘。

  临流试把金徽拂,流水泠泠写七弦。

  ②吴宽题诗:

  乔柯如玉落清阴,僮子遥将七尺琴。

  流水高山堪寄兴,底须城市觅知音。

  ③文征明题诗:

  翠巗乔木昼阴阴,独坐临携绿绮琴。

  理罢冰弦不成曲,由来山水在知音。

  ④彭年题诗

  水深幽涧落鸣泉,风入长林起暮烟。

  相对已多山水意,不须重奏伯牙弦。

  吴大澄鉴藏、吴湖帆题鉴唐寅《修竹茅亭图》

  看近代海派与吴门画派的渊源

  作为一个职业画家,唐寅为了适应当时的市场需求,一母题创作存在众多复本。唐寅研究的权威,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江兆申先生在《关于唐寅的研究》中就列出六组复本画,并指出“画家应酬多的时候,并不难在落笔,而难在选题与构想,所以常常会使弄小狡狯”。吴湖帆在跋文中也提到“六如修竹茅亭图生平得意笔也,余所见不止一本”。

  此件《修竹茅亭图》与辽宁省博物馆馆藏《虚亭听竹图》为一组复本,两幅画作内容大致相同,都绘高士隐逸溪山之景,且都是近景。唐寅独特的画风是多样的,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于绘画之中,而画中孤独的高士往往是他自己的写照。这类画中,他一般对近景刻意经营,而对远景逸笔草草。画面背山临水筑有茅屋一间,内中高士抱膝坐于蒲团上,侧首注视行走在石板桥上的书童,屋内几上放着书卷,似在晨读。屋前溪水潺潺,桥畔修竹五竿,有凌云之致。竹端以淡墨绘就一片崇山峻岭,烟云浮动,有瀑布一道如练自左落下,雨过天晴的清新之态扑面而来。

  画作左上自题:“虚亭林木里,傍水着栏杆。试展蒲团坐,叶声生早寒。”此自作诗被收录在《故宫博物院藏历代绘画题诗存》、《唐伯虎诗文全集》、《唐伯虎题画诗·唐伯虎年谱》。此外,此幅画作境界已从早年的雄峻郁拔变为平淡清逸,亦是唐寅创作最为丰富和成熟时期的作品。在吴湖帆和褚德彝的跋文中同时提到了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博采众长,创立了自己的风格,“自有书卷气味,非寻常庸史可及”。

  唐寅的这幅精品之作在明代收藏与流传的情形今日已很难知晓,从画上题跋看,这幅画作到了清代到了著名鉴藏家吴大澂手中,其钤“愙斋藏印,足为是幅增重矣”,后递藏于其孙吴湖帆,吴湖帆得之非常重视,为其书跋文。前文已提到褚德彝也为此唐寅画作题跋,他精于鉴赏,眼界很高,当时上海藏家如张石铭、奚萼铭等人,购买到书画以及金石碑帖后,往往请褚德彝鉴定真伪,以其一言为准。

  可以肯定的是, 《修竹茅亭图》及这一创作主题的复本画曾为多人所见,也为数人临摹。从现存作品看,这次春拍也同时推出的清代画家顾沄的《仿唐寅修竹茅亭图》,反映出近代海派与吴门画派的渊源,以及后人对唐寅书画艺术的学习和传承。

  唐寅《修竹茅亭图》

  尺寸:94.5×34.5cm

  吴大澂鉴藏,吴湖帆、褚德彝题跋。

  作品著录于《吴湖帆书画鉴藏特集》上海书画出版社。诗文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历代绘画题诗存》、《唐伯虎诗文全集》、《唐伯虎题画诗·唐伯虎年谱》。曾在上海博物馆“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展览,1995年纽约苏富比拍品。

  拍卖日程

  预展:7月4日至7月6日(周三至周五)

  地点: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杭州黄龙饭店(杭州市曙光路120号)

  拍卖:7月7日至7月9日(周六至周一)

  地点: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