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快讯】杨冬白“玩·物” 开启上海油雕院第四届雕塑学术系列展项目

2018-08-17 23:27

开幕式现场合影(本图来源于上海油画雕塑院)

  2018年8月17日, “玩·物”杨冬白作品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启幕。作为上海油画雕塑院第四届雕塑学术系列展的首展,本次最大规模、全面地呈现了杨冬白具有代表性的90余件作品,其中包括首次公开露面的《静目》、《天风吹拂》、《晨烟暮霭》系列。

上海油画雕塑院长肖谷

  从2014年底,上海油画雕塑院建立了二年一度的油画学术系列展或雕塑学术系列展的学术展示平台。“艺术家需要两年一次个展,向公众展示每阶段的学术思考成果。这个形式对于艺术家来说压力非常大,但也会很幸福”,上海油画雕塑院长肖谷介绍。

  他认为,杨冬白在展览中体现出的新面貌和时代气息,能反映出上海油画雕塑院学术系列展所取得的成果。

著名艺术家孙良

资深媒体人、艺术评论家林明杰

  杨冬白认为,“玩性”是一个境界,而雕塑本身是物体、空间、造型艺术。创作需不断丢弃习惯的创作方式,来保持鲜活的创作状态。因此本次以“玩·物”为主题,是为形容一种艺术状态。

  资深媒体人、艺术评论家林明杰对杨冬白作品记忆深刻的,是其将雕塑以平面构成的山水系列。他认为,“上海雕塑随着城市的发展,需要一批有个性的作品出现。艺术最难的是创新,而杨冬白的作品为上海雕塑界的创作思路带来新启迪,其每次展览均能让观众耳目一新。”

展厅现场

  从2018年年初“过年”个展中的30余件新作,到5月“绵延”呈现出的19组新作,再到本次的“玩·物”3个系列新作。半年时间,杨冬白个展览均以新鲜的面孔面向观众。对于不断创作作品的现象,杨冬白认为是“自身的修炼和对自身创作状态的不断保持。”虽是两年一次的成果展,但作品跨度从1982年的实验性水墨至2018年的雕塑新作,老辣沉淀的作品与鲜活的新作产生的反差,也能让观众找寻杨冬白整个创作的变化。

展厅现场

  在40年艺术生涯中, 杨冬白一直在困惑“艺术是什么?为什么做艺术?”,直到近10年他才慢慢明白,“做艺术实际上就是做自己,对自己认知和世界观的表达。”

  想明白这一关键问题后,杨冬白开始以自身的审美观察周边事物的变化。“虽然艺术的固有形式、原理会影响创作,但人的状态随着时代不断变化,作品也应理所当然的变化。想通这点后,我完全放开了”,杨冬白说道。

展厅现场

  杨冬白十分警惕自己雕塑的熟练表达,他在作品中强调“严谨与轻松”的矛盾关系,以严谨的创作过程来表现作品的轻松状态。整体而言,杨冬白对创作的自我要求是“具有独一性和体现自己的最佳状态。”

晨烟暮霭系列 铝板、金属漆 2018

晨烟暮霭系列 铝板、金属漆 2018

  杨冬白的雕塑题材涉猎广泛、雕塑风格千变万化,从山水到人体,从琉璃到金属,从雕塑到摄影,从传统到当代,他不断挑战各种物质的物理属性,徘徊在雕塑的边缘地带,全身心地投入进行各种尝试与创新。

  他认为,山水厚度的可表现性非常无穷。自2015年起,以当代的雕塑语言演绎中国传统的山水艺术,而创作出金属山水系列,作品大胆创新抽象表现形式。到最新创作的具有互动性的充气膨化金属装置,杨冬白表示,“雕塑装置没有玩足,有点遗憾。”

天风吹拂系列——绵延 不锈钢、弹簧 2018

天风吹拂系列 不锈钢 2018

  上世纪80年代,杨冬白便开始一直拍摄。本次展出的一批红外线摄影作品,增加了绘画元素,让原本客观性的自然对象带有鲜明的主观表现色彩,与现实形成某种勾连。例如《转山》系列,杨冬白将三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媒材融合在一起,完成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再造。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看来,这组作品带有强烈的时代隐喻,是现代人用工业时代的媒材和手段对即将失落的古典文明的致敬和祭奠。

转山系列 微喷 2017

转山系列 微喷 2017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6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王璐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