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当我们谈论“第四届美术文献三年展”的“国际化”时,我们是在谈论什么?

2017-09-16 08:37

  导言:“美术文献展”似乎总是伴随着这座城市的成长而来。从由于《美术文献》十年积累而来的“首届美术文献展”,到“第三届美术文献三年展”的《美术文献》二十年,“这一届‘美术文献三年展’适逢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迁入新址,而十年前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与湖北美术馆首度合作的‘第二届美术文献三年展’则是湖北美术馆首次面向公众的展览,这是一个历史的巧合”,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创办人刘明表示,“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我们正在朝一个标准的、国际的双年展迈进,在这14年的历程中,我们与国际双年展的标准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契合点”。

“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应力场”展览现场

  当我们谈论“第四届美术文献三年展”的国际化时,我们是在谈论什么?

  在“第四届美术文献三年展/应力场”开幕前夕的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用了两个词形容本届文献展:“靠谱”和“干净”。“靠谱的策展人和策展团队,这个团队在选择艺术家、选择作品过程中的优质高效和出人意料,无一不将这次展览引向了成功;而这次展览的‘干净’不仅是我们在展陈环境中看到的简洁,也是清晰的展览结构和相互之间能够保持独立气质的展陈作品”。而这些,在冀少峰看来,为我们带来的是震撼:“这个展览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美术馆,在构建一个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系统时,如何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相比往届参展艺术家比例,在本届“美术文献三年展”中,国外参展艺术家比例大幅提高。“今年我们的参展艺术家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在57位/组艺术家中,参展的国际艺术家比例达到总数的三分之一。相比以往的三届‘文献展’,如果我们用现在很热的‘国际化’的说法,我想这一届‘美术文献展’是它在其国际化进程中走出的重要一步”。

“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应力场”展览现场

  在展厅中可以看到,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大多为影像、摄影,“由于经费的问题,在国际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没有去选择大型装置等会产生较高费用的作品;影像作品就可以由艺术家提供文件,主办方提供设备,降低了我们的开支成本;在进行摄影作品的选择时,我们首先会提出必须在中国出片、装裱,所以当我们邀请德国杜塞尔多夫的著名艺术家鲁夫时他要求必须在杜塞尔多夫制定的一家机构出片并运输到中国时,这个条件我们没法儿满足,所以我们不得不放弃了。”

  本届“美术文献展”采用了双场馆的展陈方式,如何让逾4000平米的场地显得层次丰富也是策展团队从一开始就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占比并不小的国际艺术家展出的作品形式集中在影像、摄影,“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限制,我们就希望在这个展览上能够尽量提供比较活跃的、比较当代的、比较有名的艺术家来参加这次展览”。

约根·斯塔克《如影随形》尺寸可变 五盏分析器灯 五面镜子 2016年

  德国艺术家约根·斯塔克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隐力”单元展出了装置、灯光综合作品《如影随形》。艺术家用五面镜子、五盏分析器灯创造了一个如影随形的世界,“约根·斯塔克的作品只有在亲临现场时才能意会。在这种创作概念下,他的图像结构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和记忆结构相关联,创造充满精神性的意象,发现它们或者留下它们,对他们进行分配、隐藏、分解或呈现”。

  在约根因为此次展览前往武汉布筹备展期间,尽管与中国艺术家交流不多,但是他仍然注意到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创作上所表现出来的共性:“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中国的当代艺术和中国社会的关系还是比较有距离、有争议性的”。而以艺术家过往的参展经验来比较,中国的当代艺术展更多的是在关注自身的社会现象、人的生活和人在生活中的常态心境,首先是以周遭的环境出发,然后再去关注其他的或者世界的问题,“但是我们会比较不同,德国当代艺术家更多的不是聚焦在德国自己的问题上,而是关注作为人类的世界性问题,我们通常会聚焦在具有普世性的、人本主义的问题。我想这是一种阶段性的变化,由于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中国当代艺术的表现处在一个阶段性的发展过程中,这和整个社会的进程是一致的”。

  但是在冯博一看来,艺术家的创作是随着文化的游牧、空间的位移而变化的,艺术的“在地性”与国际化并不相悖。“比如说中国很多艺术家、策展人,当下关注的是作品体现的在地性,或者说根据传统文化资源和现实文化资源来创作的问题,20世纪现当代艺术刚进入中国时没有那么多资源,但是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互联网和交互媒体的兴起,交往方式和沟通方式变得越来越宽广,这种扩大促使了今天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形成。于是这就使当下的议题涉及到在地性和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在地’”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纯粹的概念,它跟全球性是有紧密关系的“”。

杰斯·强森《你看到的,都在那》 悬挂布艺(尺寸可变)2017年

杰斯·强森《肉体图腾》尺寸可变 悬挂布艺 2017 年

  “第四届美术文献三年展”的策展探索空间和展览想象空间

  本届“美术文献展”延续了自第二届以来的策展人制,王晓松、魏皓啟(新西兰)、张婷、严舒黎、夏梓组成策展团队,并分别形成与主策展人、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艺术家群体的沟通。策展人之一、湖北美术馆策划部主任夏梓谈到此次策展中感受最深的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策展人制度”,“在与主策展人、与团队沟通的过程中,大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让我们的工作团队迅速地成长,也为我们以后做展览带来了很大的探索空间”。

《图库—A23404579》120×200cm 图库中购买的图片、马赛克 2011年

  而在此次策展工作中承担策展团队与国际艺术家沟通的魏皓啟(新西兰)和张婷,感受到的则是中国当代艺术在迈向国际化进程时,在国际当代艺术领域感受到的热情。“这次参展的国际艺术家都具有相当的国际知名度,尽管他们并不了解武汉这座城市,不少艺术家作品也是首次到中国参展,但是对于受邀在中国展出他们的作品,他们都表现出了特别积极的支持。当然,由于双方国情的不同,首次前来参展的国际艺术家在配合中方从策划到执行的过程中,多少对中国的文化政策产生一些顾虑,这都是在双方沟通过程中非常正常的”。

  在展览前期策展团队和艺术家的沟通中,魏皓啟(新西兰)和张婷亦提到,“艺术家都非常严谨,积极地参与了对‘应力场’这一展览主题的讨论。这次展览我们的经费有限,大家在技术磨合的过程中,以非常专业的态度和我们策展团队共同应对预算的紧张、档期的紧迫甚至内容的变化,我想这都是双方所表现出来的专业与诚意”。

葛宇路 《葛宇路》 综合媒介 2013-2017年

  而对于展览本身,不少新鲜面孔与大牌艺术家同台展出亦成为展览一大看点,“我们邀请了一些著名的艺术家来展出它们的作品,同时也邀请了不少年轻的艺术家,希望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际、国内艺术家的创作和展览现状。像这次我们邀请的青年艺术家葛宇路,一方面他的作品是从武汉开始发端,后来这件作品在北京成熟、发酵到最后的消失,现在再回到武汉来展出,本身就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另一方面,葛宇路的作品已经远远超出了艺术界的讨论范畴,而我们在讨论‘应力场’的话题时也提出‘非讨论科学问题亦非讨论社会学问题’,作品与展览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契合的”。

应歆珣《无体》

  应歆珣将声音、灯光装置、剧场表演、纤维装置、影像、绘画结合的作品《无体》也是冯博一特别提及的“新面孔”,艺术家着力于新物种物像、科技生态等探索研究媒介与身体、生命、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亦让作品呈现出多元的面貌。

尹秀珍《浪/Waves》尺寸可变 装置 钢铁锻造 2010年

  本届文献展亦选择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艺术家,“但是我们希望能够以他们不同于以往的状态来切入”。冯博一在介绍时表示,在选择艺术家尹秀珍的作品时,这次展出的《浪》不同于艺术家往常的陶瓷表达,而是用了在其作品中比较少见的铸铁材料;艺术家宋冬在此次展出的影像作品,创作时间集中在90年代,“我们希望能够体现这些比较成熟的艺术家的创作切入点”。

宋冬《一壶开水》33.3×50cm×12 行为 黑白照片 1995年

宋冬《砸碎镜子》4分钟 23面镜子 录像 1999年

  “美术文献展”14年:一个展览影响一座城市

  事实上,2017年冯博一担任主策展人的“第四届美术文献三年展/应力场”已经是他二度参与“美术文献展”的策展工作了。在首届“美术文献展”之际,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有了十多年的积累,冯博一亦期待地说:“十年前的1994年,正值中国当代艺术的转型期,一批艺术家尤其是年轻的艺术家开始利用多媒介手段寻求新的表达方式和表现语言,具有一种来自民间的原始朴素激情和冲动力量。现在回想起这十年以民间的立场与姿态从事艺术实验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变化,可谓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首届“美术文献展”的落地与《美术文献》的杂志积累密切相关,这份创刊于1994年的艺术专业媒体在2004年举办首届“美术文献展”之际,已经出版了30余期专刊,对300余位艺术家进行了作品介绍,“几乎概括评介了这十年中国当代艺术各个门类创作的现象和潮流”。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创办人、《美术文献》原主编刘明谈到举办首届“美术文献展”的初衷时回忆说:“因为《美术文献》的十年忠实记录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十年发展,我想对杂志的十年做一个回顾总结,实际上也就是对中国当代艺术这十年的梳理,于是就萌生了做一个展览的想法。当年已经有了广州三年展、上海三年展,但是在从来都不缺艺术家的武汉,却缺少重要的展示平台”。

  于是第一届“美术文献展”就在既没有场地也没有经费的背景下动员了湖北美术出版社、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美术院、湖北省文联、湖北省美协等各方面,终于筹得展览开幕。展览采取由皮道坚、陈孝信、王林、冯博一、沈伟5位学术主持提名的方式,汇集了112位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同时亦有十多个外围展开展,真实展现了国际化潮流中当代中国社会本土化生存的综合场景。因为此次展览开幕之后的广泛关注,“大家都认为,湖北当代艺术在‘重启’”。

  随后的第二届“美术文献展”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2007年,按照三年展设定的“美术文献展”尚在策划中,适逢湖北美术馆落成即将开馆。在展览筹备过程中,限于条件,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寻找合适的合作方。“时任湖北美术馆馆长的傅中望一直很关注和支持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发展;作为艺术家,他也参加了首届‘美术文献展’;对于当代艺术,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和湖北美术馆也有很多共识,后来,我和傅中望就商议将‘美术文献展’作为湖北美术馆开馆试运营的展览”。

  在举办“第二届美术文献展:观念的形态”的2007年,担任主策展人的皮力谈到了彼时中国当代艺术所面临的发展局面:“中国当代艺术的格局至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本土对于当代艺术的支持正在生长,尽管它还十分脆弱,但是它的存在已经使那根仅有的输出管道出现裂缝。中国当代艺术正面临着挑战,如果说中国当代艺术在90年代为世界所了解是出于两种社会制度上的差异,而且在这种了解过程中,中国的艺术和社会逐渐蜕变成畸形的关系,那么现在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意识形态的差异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在中国社会内部而不是在艺术市场、艺术掮客和观光客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将是艺术家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其次,在一个更宽广的国际舞台上,中国当代艺术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才能获得它存在的意义?无论如何,中国当代艺术的危机来自于内外两部分,而真正的解决方案或许只有倡导一种新的认识态度和工作态度,即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的角度来研究中国文化问题从内部的而不是从外部准绳来评判中国文化现象的意义”。

  “第二届美术文献展:观念的形态”除了主题展之外,沈伟、肖丰、严舒黎、吴垠、武玲组成的策展团队还策划了“独立展:继续”和“特展:回望‘八五’”,从当代艺术的前卫性出发,重新审视中国当代艺发展的脉络,在当代艺术体制化和市场泡沫化的时刻,梳理和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中具有独立实验精神的创造,并从20年的历史中寻找这些观念实验的来源。“第二届美术文献展”因其多元格局及规模受到关注,为武汉创立了一个重要的当代艺术展览。

第三届美术文献展现场

第三届美术文献展现场

“2014武汉第三届美术文献展”展览现场

  时隔7年之后,时值《美术文献》二十周年,“第三届美术文献展:再现代”继续在湖北美术馆启动,由冀少峰、严舒黎、付晓东组成的策展团队带来了“再现代”、“ 刻奇博物馆”、“后传统时刻”、“残缺的文献——《美术文献》二十年”4个展览单元。

  在“第三届美术文献展”上,策展人冀少峰提出了“再现代”的主题:“这个主题,其实是对中国价值、中国模式、中国崛起、中国主体性的再认识,旨在探讨传统文化如何适应并转化出现代价值,进而穿越传统为现代化设置多种屏障逐渐完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过渡,终极目的是构建有中国文化性格的现代文明秩序,即价值系统、制度体系受经济、社会、政治、国际环境和文明形态转型”。

  湖北美术馆更专门成立了“三年展办公室”来推动美术文献展、国际漆艺三年展、工业版画展形成湖北美术馆的品牌展,“ 作为美术馆自身的一种自觉行为,美术馆好比一位艺术家,必须有代表自己特色的作品,展览项目就是美术馆的作品,去影响整个社会,影响艺术家。我们想做得越大越好,长期如此,经费就成问题了,所以我现在不断地推进、宣传,制造社会影响力,以获得资金支持。如果有这种保障,就更有自信做三年展。即便不给,就把展览规模缩小。作为一个美术馆,如果不保证自己的几个品牌项目往下做,美术馆就是一个展览馆,所有的项目展完了,跟你没有什么关系。这就体现美术馆本身在文化艺术自觉的行为、意识、价值判断,能不能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区域文化的有影响力的活动和产品,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应力场”展览现场

  “第四届美术文献三年展” 时值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迁入新址,亦是湖北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的第十年,“十年时间,见证一座地域美术馆从无到有的成长历程,亦见证它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在共有的文化理想与责任担当下为武汉这座城市所留下的当代文化印迹。”

  “‘美术文献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当代艺术展的品牌”,冯博一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在做当代艺术,除了北京上海,武汉、南京、成都、深圳都很活跃,大牌的艺术家纷纷来中国做大型个展,这是一个可喜的趋势,也证明了当代艺术越来越国际化是全球的趋势”

  “我们在讨论‘第四届美术文献展’的时候,就希望能够向外扩展,吸引一些国际性的艺术家,让这个展览不仅有湖北的艺术家、中国的艺术家,也有国外的艺术家。一方面是希望展览在视觉上能够比较丰富,当地的观众能够看到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这个展览的视域越来越宽、影响力越来越大,避免沦为一个在地性的展览”。

  冯博一亦谈到国际化的“美术文献展”对艺术生态的影响,“艺术生态依靠拍卖、画廊、艺术家各个环节构成,但是仔细想想武汉并没有艺术博览会。我们有湖北美术馆、合美术馆这样很好的机构,如果其他环节、其他部分也能够越来越完整,我相信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更良性的生态”。

  正如在2014年“第三届美术文献展:再现代”时,冀少峰所追问的:“在不缺双年展、三年展的今天,如何使‘美术文献展’更显其创新性和差异性也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点”。放在三年后的当下,这样的追问依然有效。

  当我们完成了当代的本土意识记录,当我们完成了当代的历史追溯,那么,“美术文献展”还需要做的是什么?也许是它的国际化迈进与它为未来拓展的尺度与想象力。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洪镁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