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安仁双年展:当代艺术介入新城镇建设的新范本?

  在成都市以西六十公里的大邑县,有一座安仁古镇,因川西大地主刘文彩的刘氏庄园而声名远扬。2017年,古镇上开启了一场国际当代艺术展:华侨城·安仁双年展。首次展览从2017年10月28日持续至2018年2约8日。

蔡国强1999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收租院》

四川美术学院版《收租院》

刘氏庄园版《收租院》

李占洋版《收租院》

  安仁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其实早已千丝万缕。

  1999年,艺术家蔡国强复制的《威尼斯收租院》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受到广泛关注,并在国内引起一场艺术论战,还有一场著作权官司。新千年之后,四川美术学院版《收租院》本应是一组充满经典写实意义的群雕作品,却也由此变成了一件充满观念性的当代艺术,多次获邀参加当代艺术展。此后则又出现了雕塑艺术家李占洋版的《收租院》。

  《收租院》,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代艺术发展一个特有名词,串联了当代与传统的关系,经历了中国与西方的故事,引发了当代艺术的学术讨论,这样的讨论甚至超出艺术界,《收租院》这个名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完成于1965年的《收租院》的最初泥塑原版,就陈列在安仁古镇刘氏庄园博物馆,这也是全国对安仁这个地方的首次印象。

安仁 民国风格建筑

建川博物馆聚落

华侨城

  如今的安仁古镇,尚存的公馆建筑保留完整,让整座古镇充满了民国风情;驻足在古街安静的石板路上,谁也不曾想到这里千百年来发生的那些故事和风起云涌。首先是由27座公馆组成的古镇风貌,然后,则是收藏抗战历史的37座博物馆组成的建川博物馆群,如今,又加上以当代艺术作为主角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似乎印证了一座古城的历史、过往,今天和未来。

  所以,当一场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落地安仁,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就像策展人之一马克•斯科蒂尼(Marco Scotini)所说:“整个安仁城镇的历史使得在此发生双年展是必然的结果。”但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大众还是当代艺术领域,这场双年展的最大吸引力来自于:一场古镇里的当代艺术双年展,会成功吗?

  如何做好一场古镇里的双年展?

  “今日之往昔”,这是华侨城·安仁双年展总策展人吕澎给出的双年展主题:有机会再一次与仁者的文化记忆相通,再一次理性地审视历史。

  从一个当代艺术策展人的工作角度来看,当下太多城市当代双年展走的是全球化、国际化的思维模式,但恰恰缺少的则是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当下理应关注的问题联系起来。在吕澎看来,在安仁这个地方去思考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了,安仁有自己的历史,我们可以选择历史的角度,但坚持做一个当代的展览,把历史和当下联系起来,通过这样一个展览带动公众对安仁的了解,重新思考今天和昨天的关系。

  所以在采访中,吕澎不断提及的是展览需要提出问题,他希望此次华侨城·安仁双年展能够与这片土地发生关系,将安仁这个地方置于全球化与地域性交叉语境中考察,所以在整个展览中,有六成作品都是由当代艺术家为安仁和安仁双年展特意创作的作品。

  站在今天,审视过往,思考未来。这似乎是对展览主题的最直接解读,但是作为一个大型当代艺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吕澎并没有给其他分策展人设置过多限制,而是提出问题的指向,组织策展团队。

安仁双年展策展人团队及主办方、嘉宾合影

  展览采取国际惯常的双年展总策展人负责的策展人小组机制,策展小组由蓝庆伟+杜曦云、卢迎华+刘鼎、刘杰+吕婧、意大利策展人马克•斯科蒂尼四组构成,四组策展人完成“今日之往昔”主题下的四个板块,展览四大版块包括“谱系修辞“、“十字街头”、“四川故事”、“回不去的未来”。

  “‘今日之往昔’可以说只是一个问题的方向,到了策展人那里问题就开始扩展开来,每一个策展人对于同样一个问题的方向性的看法可能是都不一样的,而这种某一个问题的多样性,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吕澎说,这到了每一位策展人选择艺术家的时候,问题又被扩展开去,因为每一位艺术家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不一样,并非是艺术家图解策展人的意思,而是艺术家的独立思考。从而,从一个主题“今日之往昔”,升华、延伸到当代艺术的方方面面,“可能最终使这个展览既有一个中心,关于问题的讨论却是非常丰富的。”

陈丹青《书帖丛林》布面油画 2015年

谱系修辞板块方力钧作品(左)与庞茂琨作品(右)

岳敏君《我的精神墨屋》 装置 2017

  例如,如果我们将展览的第一个板块“谱系修辞”拿来解读,从谱系修辞策展人邀请的艺术家名单中就能够看出一些名堂。策展人希望把今天的当代艺术和昨天的当代艺术之间找到一种关联性,而这种关联性本身就是我们今天看待艺术的一个角度。

  参展艺术家包括张晓刚、徐冰、周春亚、叶永青、何多苓、庞茂坤、陈丹青、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等一线艺术家。呈现了自九十年代以来当代艺术创作的经典样式语言,这一板块的艺术家创作全部都是新作,从中能够看到当初的艺术理念和今天他们思考问题的不同。同时,这一板块也毫无疑问地表达出:在在安仁这个并不太了解当代艺术的地方首次举办大型当代艺术双年展,重要艺术家的集体重点呈现是不必回避的。

张晓刚《舞台》布面油画 280*940cm 2017年

  毫无疑问,艺术家对历史的观看在此能够清晰的呈现。例如张晓刚在重新考察刘氏庄园、《收租院》之后,画了一组布面油画《舞台》,画面中呈现出了与他以往作品中不同的氛围,充满历史感的床、家具、浴缸、雕塑等与安仁的历史有关的物象置于同一场景中,形成一种充满着历史记忆的画面,与大家庭的情绪并不相同。

  “显然,艺术家并没有任何兴趣去给你再现他所看到的东西,反而是用他的知识背景、经验和艺术风格来呈现他自己关于这个展览主题的问题。作品之所以取名《舞台》也是动了脑筋,既是历史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其实张晓刚以往大家庭的作品到后来也剧场化了。”吕澎认为,这就是展览中艺术家、策展人对于主题的回应。

乌拉·冯·布兰登伯格作品

四川故事展览现场

  安仁双年展里的问题提示:我看你,你看我,从今天看过去

  策展人马克•斯科蒂尼接到吕澎的邀请时,对中国西南部的这个古镇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蔡国强的《收租院》让他印象深刻,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当代艺术和一个古镇之间的关联。而第一次来到安仁时,看到了刘氏庄园的《收租院》,他开始思考一场关于历史和东西方的当代艺术展,首先想起了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在1940年所写下的著名剧本《四川好人》,一部西方著名的现代戏剧。

文献

  而布莱希特没有到过四川,写下了《四川好人》,这就像是接到了邀请的马克先生去策划一场关于四川的当代艺术展览一样,如何去思考一个陌生地域的文化和历史。

  “在安仁刘文彩故居看到《收租院》的时候,跟蔡国强的作品感觉不同,这里的呈现是用了屋子的三面,就像卷轴一样呈现故事,好像是一个戏剧。” 马克发现,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中,作者臆想的背景“四川”其实与安仁古镇的背景很相似。

  “等我们到四川的时候,发现这一切变化在川剧的变脸中也在发生,布莱希特没有看过川剧,却跟其中的角色变化异曲同工,于是我决定用‘戏剧’来作为展览的要素。”马克讲述着他一步步了解的关于中国四川的故事。

  随后在一个茶室里,他发现了魏明伦在1998年为纪念布莱希特100年诞辰写的剧本《好女人与坏女人》在2002年搬上川剧舞台。在魏明伦先生的帮助下,他又拜见了已经85岁高龄的著名戏剧专家丁扬忠先生,丁先生是研究布莱希特的专家,见过布莱希特的夫人,《四川好人》的最早翻译者。

  充满着各种巧合,以及戏剧化,也促使着马克多次来到四川,多次采访,来到安仁,一步步了解着这个陌生地域的文化。而《四川好人》和《收租院》这两件充满戏剧化的作品,成为他策划展览的基础,在他看来,这两件作品似乎构建起两种文化之间的对话,贯穿着过去与当下的历史文脉,但两者间又相互虚构自己眼中的对方,关系迂回徘徊,如同戏剧的人物脸谱变化一般难以明辨。

  “脸谱化的戏剧表达”是马克呈现展览的核心要素,所以,他策划的“四川故事——戏剧与历史”板块,整个就是一个大型的剧场,关于四川故事、四川好人的文献、川剧老剧照、戏服、木色的各种舞台和历史感的幕布、脸谱,这些与戏剧相关的元素将整个展厅打造成一个充满戏剧化的空间。

邱志杰《笑脸相迎》 2013年

米开朗其罗·皮斯托来托 《记忆/衣柜》 2017

  就如观众进入展厅能够看到邱志杰的近百个大头娃娃的面具,摆满一面墙。也有国外艺术家乌拉·冯·布兰登伯格的作品,不同颜色的幕布从展厅顶部垂到地上,厚重而具有仪式感。走出展厅之时,则像是进入了剧场的后台,两排戏服横亘在展厅出口之处,让观者不得绕道而出,服装则包含了川剧的戏服、中山装以及带着红袖章象征着特殊时期的服装。

  我看你,你看我,从今天看过去。马克的展览似乎,正是展览的一个重要提示,也是当下社会的一个重要提示:如何去想象一个不属于自己认知范围内的文明?

安仁双年展 “回不去的未来”板块

  安仁:新型城镇的示范模式

  这在展览开启一个月之后,我们收到了来自华侨城主办方负责人向雪松的官方数字:除去周一闭馆之日,展览开幕后的一个月时间内,参观量共30000人次左右,其中周末会达到数百人的参观量。从这一组数字中,其实就能看出一场当代艺术展览给古镇带来的直接影响力。

  “来到安仁之后,能够感受到安仁古镇历经百年沧桑,留下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全国对于安仁的了解都来自解放后的土改和《收租院》,比较沉重,缺少的则是充满时代感的、鲜活的、激荡的、年轻的元素。”向雪松说。

安仁双年展“十字街头”板块

  所以位于安仁公馆老街、刘氏庄园和建川博物馆三大旅游景点的中心位置上,一片被闲置的老机械厂自然而然成为鲜活当代艺术的发生地。于是,这座名为宁良机械厂的旧厂房,在几个月里被建筑师刘家琨改造成一座当代艺术馆,场馆保留了老厂房灰色的主体建筑,将原有墙面和空间进行改造。

  广场进入展厅的入口处,则是艺术家陈文令的大型不锈钢雕塑作品组成的拱形装置作品,作为场馆的大门入口,这件作品由赑屃(古代神兽)、斗牛、大卫像、熊猫、算盘和桌椅等造型混搭在一起,充满了东西文化的冲突和交融,据吕澎介绍,陈文令这件作品的手稿两年前已经完成,而此次展览和场馆正是其真正的用武之地。

  不过,当代艺术双年展只是华侨城在安仁计划中的一部分。自进驻安仁以来,安仁华侨城践行、落地集团“文化+旅游+城镇化”新战略,以文博为核心,文化产业为主导,逐步落地博览、会展、演艺、文创、美食、健养、教育、影视、田园、宜居、音乐等多种产业,为古镇聚变增添能量,以生机活力延伸安仁文博产业链,致力将安仁打造成为世界文博小镇、华侨城“文化+旅游+城镇化”的标杆示范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当代艺术作为打造新型城镇的重要角色,在安仁并不是首个案例,尤其是在近几年,以当代艺术介入古镇新模式的打造方式陆续推出,而未来谁能探索到当代艺术、本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最成功模式,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倩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