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带你看展览】“隐形于色”松美术馆揭幕:呈现一部抽象艺术简史

7bs6Nuu50kj53AXQpZIpF61bSVhepL7psDRpzy2n.jpg

2019年7月19日, “Abstraction(s)|隐形于色——抽象艺术群展”在北京松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尼古拉斯·特瑞布雷(Nicolas Trembley)担任策展人,汇集了不同年代的13位艺术家的精选作品,展览将持续至11月17日。

从主观视角勾勒出近一个世纪以来抽象绘画的演变

xVmNQe22kGjy77poECGplZV5dil8VPvDZGnafu7f.jpg

松美术馆创始人王中军致辞

nC3lXRlDVcmaL1hRpKOjC2RhBdiGik13EzBaSWi2.jpg

华谊艺术公司副总裁、松美术馆负责人王端致辞

松美术负责人王端表示:“这次群展,让我们清晰的感受到艺术家们对抽象艺术传统的延续,以及他们通过不同方式为抽象艺术带来不同程度的创新。英文主题Abstraction(s),将Abstraction加上了括号与s,一个英文复数的变形,这不仅是策展人的妙想,更是他的策展理念,希望借由这样的直观的名称来表达抽象的多种方式。而中文‘隐形于色’则侧重凸显了此次展品的斑斓色彩,这些色彩与夏天的气氛非常契合,当这13位艺术家所带来的不同形式的抽象和绚烂色彩汇集于松美术馆的白房子中,我们希望以此再次为北京热爱艺术的朋友们带来视觉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撼!”

qiGcYri9g9sWe8EQjF7jzG2PSLXcXoCtLtDz6Py9.jpg

策展人尼古拉斯·特瑞布雷(Nicolas Trembley)致辞

x1zFqSRIYFMqPMGFSgEsQelo9zZhAmMhORY4iLD6.jpg

展览的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春辰致辞

策展人尼古拉斯·特瑞布雷(Nicolas Trembley)表示,这些艺术家共处一室,展现了当下抽象艺术的多样性:他们的作品之间在形式上存在诸多关联,而对色彩的探索则是这次展览中连结它们的主线,正如中文标题“隐形于色”所揭示的那样。从亚洲到美国以及欧洲,松美术馆的此次展览中,艺术家在延续抽象艺术传统的同时也为其带来创新,见证着抽象艺术的生机、多元和向心力。

比如维维安·斯普林福德出生出生于1913年,当时正值抽象艺术萌芽时期。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抽象艺术正受到所谓“新表现主义”具象运动的挑战,此次展览中最年轻的艺术家亚历克斯·伊斯雷尔正是出生于这一时代。此次参展艺术家们各自代表了这八十年间以十年为单位的不同阶段。

以此为逻辑,展览从主观视角勾勒出近一个世纪以来抽象绘画的演变,以及其所催生的各类实践。其中一些艺术家从抽象的传承中延续出其创作线索,并融合了概念艺术、波普艺术甚至中国书法,而另一些艺术家则持更加激进、更加抒情甚至更加禅意的态度,抑或使用光线进行创作。

色彩与新抽象化


6xKa6HNG80Ev98eUI8Bp0dOgnK8Xgdl7FoSs484U.jpg

展厅现场

SODkHKAcPGntKLUqa1M8NLBi66T4uGwrmu3OtAvS.jpg

展厅现场

学术主持王春辰表示,现代艺术往往与抽象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甚至一度成为主流,或是以抽象化作为现代艺术的指代。在今天,人们对抽象艺术以及抽象化的了解和研究早已是艺术的必然组成,一切关于它的争议和不解都已被历史所化解。但是关于抽象的拓展和深入并没有停下来,它并不因为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而退场,相反,新抽象化又成为今天新一轮艺术探索的目的之一。 其中的新探索之一即是有关色彩的多种表现。本次展览的这批抽象作品都是以色彩取胜,以色彩为创作目标,将色彩作为表现对象。

51u7QNcMjUMUADH9navKvBuMbLsvF5TQmj4jK0jb.jpg

展厅现场

AgxoflMvJhGSSQylj4ima2xuuFTwrWS4feZhaZkB.jpg

展厅现场

ZmL9hdcKf40aOx3NQDglLEEDZ3okMXPZBkTll4hA.jpg

展厅现场

e5AnM4IpLJJoRlwUNI4yCFizi5msFmeRXKK3bhyz.jpg

展厅现场

U3OxwT7CVh6fIXvuVyHgCTQvl82wSar0mP0L681z.jpg

展厅现场

“这里所讨论的色彩不是单纯的物理材料或光学组合的色彩,而是主观化了的色彩,对于经过了现代艺术洗礼的当代艺术家,他们对于色彩不是为了塑造形象,是为了独立地成为自身意义。”王春辰讲到。

在他看来,新抽象化艺术就是着力在色彩的多样可能性上下功夫,探索各种表现方式,它包含全部的现代艺术知识。也就是说,能够自觉地以色彩为艺术创作对象的艺术家参悟了现代人的视觉知识,以多种方法论来研究色彩的表现,努力将色彩的主观性推进。 我们通过阅读这批作品,可以发现它们代表了新抽象艺术的特点。比如色彩作为构型、色彩作为形状、色彩作为表现。

Tm4kmBME4g6GvWSPekO6SygB6mACOQqTxtB0TBfu.jpg

展厅现场

cq9l7qc1BSlBOrRlqdQ2oECoxm6uL1Gfnca0gdKb.jpg

展厅现场

wGSV4TxuuTmG5NG5vpP1l4usDMpspgMt0MhMuMSH.jpg

展厅现场

这批抽象作品显示了当下的抽象艺术创作状态。它既反映了抽象艺术依然强劲发展,同时也催发艺术家寻找更多新的方法来扩大抽象绘画的表现力,新抽象意味着抽象艺术语言已经日常化,与现代人的视觉经验和习惯已经高度契合,对它的观览和欣赏都是当代人的日常功课。新抽象还有其他的语言方法,与绘画的多种理论共同构成今天的绘画艺术世界。

现场导览:抽象艺术的多元化呈现


pDpGbcZ7nJiQElZEHTvlLejML0CsNSp1on206Zb7.jpg

亚历克斯·伊斯雷尔《无题(平面)》2013丙烯、灰泥、木头、铝框架、陶瓷砖 243.8×137.2×8.3cm© Alex Israel摄影:Sebastiano Pellion di Persano致谢艺术家和阿尔敏·莱希

进入到松美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美国艺术家亚历克斯·伊斯雷尔(1982年生于美国)的作品,他是此次展览中最年轻的一位艺术家,他的创作象征着抽象艺术在当下的延续。此次展出的“平面”(Flat)系列是伊斯雷尔的代表作品,他将画布剪裁,模糊了绘画与雕塑的界限。画面灵感来自洛杉矶建筑和城市景观,让人联想到抽象的落日。

Ao8jOGU2u005RYCHyt8qeCo7MPf2Ph1aClFckgAZ.png

河钟贤《联合17-401》2017亚麻布、油彩 291×218cm© Ha Chong Hyun – 摄影:Kim Sang-Tae致谢艺术家和阿尔敏·莱希

进门右转可以看到河钟贤的作品,20世纪70年代初期,河钟贤(1935年生于韩国)凭借“联合”(Conjunction)系列作品声名鹊起。这些早期试验帮助他创立了自己的标志性风格,即将颜料厚涂于麻布背面,然后向正面按压使其穿透布面纹理。作为韩国“单色画”(Dansaekhwa)运动的重要成员,他对材料和绘画工艺的创新在东西方前卫艺术与传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他的创作需要耗费极大的体力和时间,近期他又通过增加物质性和色彩体积感的新方法,进一步延伸了他从三维转化至二维的实践。

BtJGPFYmfDaGi7uq5ibnzWHE7e9mJGNjRvYinFiU.jpg

马克·哈根《未命名(酞菁绿)》2017粗麻布、丙烯、塑形泥162.6×162.6×5.1cm© Mark Hagen摄影:Hugard & Vanovershelde Photography致谢艺术家和阿尔敏·莱希

类似按压颜料使其穿透麻布的方法同样可见于马克·哈根(1972年生于美国)的创作中:他按压颜料,使其穿透长粗麻布,晕染到下面垫有玻璃板的褶皱型塑料和按几何形状切割的瓷砖等材料上。等到颜料干燥后,再将布料取出,其印满痕迹的背面反而作为作品的正面向公众展示。

tXMoG0tokU4JmwaVHp17XnuUMC5xMgVvZPXykLV7.jpg

图里·斯梅第《八个红色椭圆》2015布面丙烯80×80cm© Turi Simeti摄影:Sebastiano Pellion di Persano致谢艺术家和阿尔敏·莱希

哈根对于红色、黄色等基础颜色的青睐与图里·斯梅蒂(1929年生于意大利)对色彩的感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的绘画创作极具雕塑性——他在画布下自由地分布自制椭圆形木具,他的画面在光影与黄色、红色、黑色等单色平面的交织中形成类似浮雕的效果。通过对椭圆形图案的重复使用,他尝试建立一种非常规的书写系统,使画布表面不再局限于物质性原则,而只可容纳静默。

进门左转,呈现的是君特·福尔格的作品,二十世纪70年代中后期,君特·福尔格(1952-2013,德国)在德国美术学院深造后,开始创作单色壁画,并在画中借用周围环境的色彩。他从恩斯特·威廉·内、皮特·蒙德里安、巴尼特·纽曼、布林奇·巴勒莫以及罗伯特·赖曼等众多抽象派大师的创作中汲取灵感。例如,此次展出的福尔格的 “网格画”系列以保罗·克利二十世纪30年代的小幅水彩为基础,将其中的细节放大至可观的尺寸。在福尔格晚期的作品中,网格变得愈加随意,甚至让位于近似涂鸦的色块堆砌。同时展出的青铜雕塑所彰显出的抽象性和原始性让人联想起二十世纪早期现代主义,为整个展览又增添一份深意。

hR6oA5ViYBQDvrcYbnhbI9fO7yGp3Yhwx2vMAJr8.jpg

詹姆斯·特瑞尔《白色舞蹈》1967角投影170×131.5×57cm阿尔敏与伯纳德·鲁伊斯-毕加索艺术基金会收藏© James Turrell摄影:Matt Kroening致谢阿尔敏与伯纳德·鲁伊斯-毕加索基金会

光线是抽象艺术中常用的材料,并在本次展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由美国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1943年生于美国)的数组作品构成的特别展示完美地诠释了这一元素。逾半个世纪以来,特瑞尔在创作时始终直接利用光线和空间向观众展现人类感知的极限和奇迹。特瑞尔是一名狂热的飞行员,天空是他的画室、材料和画布,他的飞行时间已达一万两千小时。他曾学习感知心理学,并受童年时代对光线的爱好所影响。他说,“我的作品没有对象,没有图像,也没有焦点。什么都没有,那么,观者看到的是什么?是自己在观看的行为。对我来说,关键在于创造一种沉默的思想体验。”

gDgBYqJ0gqp1WX7jsRdWFV9OATQfdxqzSXOdO0Pq.jpg

徐渠《货币战争-新和旧的10元人民币》2015布面丙烯150×158cm私人收藏© Alex Israel摄影:Sebastiano Pellion di Persano致谢艺术家和阿尔敏·莱希

来到松美术馆的楼下二层空间,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家徐渠的作品,他在德国期间曾师从阿姆利德。回到中国后,他发展出了不拘一格且富于变化的创作风格,对权力关系和欲望进行着持续的探索。在“货币战争”系列作品中,徐渠将全球各地纸币上的图案细节转换为多彩的抽象构图。因此,他的作品蕴含了文化和金融的双重意义,反映出艺术品到商品这一常见转化的运行机制。

KvVrbmLdF5UoeQjEk8PKN6nX4zPakQujFjl5i1qQ.png

西尔维·夫拉里《玫珂菲腮红盘》布面和木面丙烯154.5×192×10cm© Sylvie Fleury致谢艺术家和阿尔敏·莱希

ot89sYpS5Aw3tQrPjOB3StSRmsxoNvenTISf6Knn.png

西尔维·夫拉里《轻柔透纱胭脂(肤色)》布面和木面丙烯148.9×142×9cm© Sylvie Fleury致谢艺术家和阿尔敏·莱希

6Nv6U5HaxLAozkiElj5oQMb5WIyWAmNZbOnYWFZp.png

西尔维·夫拉里《眼影腮红盘(2018冬款)》布面和木面丙烯152.5×307.8×10.8cm© Sylvie Fleury致谢艺术家和阿尔敏·莱希

二十世纪90年代初,西尔维·夫拉里(1961年生于瑞士)成为全球艺术舞台上的一个重要女性角色。她深入研究以现成品为材料进行创作的传统,同时借鉴波普和极简艺术的视觉元素,探索当代消费主义大环境下的女性、艺术、以及时尚的准则。通过其巨大的彩妆盘,夫拉里对化妆品背后的欲望与权利结构提出了质疑,并对剪裁画布这一艺术语言进行了探索。这些被放大的化妆品图像近乎成为了几何图案的抽象组构,使她的创作徘徊于抽象和具象之间。

ZmVO8rY0rsmqKp6rf8zI8WzYpz9uKqc8J6qfPtP4.jpg

安瑟姆·雷尔《无题》2017混合材料、丙烯、玻璃 176×149×24cm© Anselm Reyle摄影:Anselm Reyle Studio致谢艺术家和阿尔敏·莱希

与此类似,安瑟姆·雷尔(1970年生于德国)创作大幅抽象绘画、现成物雕塑以及霓虹般色彩夺目的装置。他探索聚酯箔或镜面等创意材料,将绘画和雕塑的流行美学朝着装饰概念的方向拓宽。

d9ObuarTBVPu67M8jukU9FgZ4Pcp5ast8hviyALi.jpg

约翰·M·阿姆利德《贝詹姆特》2018布面综合材料225×150cm© John M Armleder摄影:Annick Wetter致谢艺术家和阿尔敏·莱希

约翰·阿姆利德(1948年生于瑞士)对以上两位艺术家都有所影响。自二十世纪60年代末以来,阿姆利德投身激浪派运动,开始创作各类作品,包括行为、雕塑、素描以及油画。1979年, 阿姆利德凭借其“家具雕塑”系列作品蜚声国际,该系列作品融合了设计和抽象油画的标志性特点,探索装饰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此外,备受青睐的“倾倒绘画”和“水坑绘画”系列也令他广受赞誉:他在垂直或水平放置的画布上随意倾倒颜料,然后用各种前卫材料(如亮片或汽车喷漆)加以混合。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还特别选用中国丝绸来分隔油画,呈现了一件巨型装置绘画。

l1WfnxHoB2vAz3kmGkvzWyVfSpwXRGVAvlN91zXj.jpg

维维安·斯普林福德《无题(马提尼克岛系列)》1974布面丙烯226.1×223.8×3.8cm维维安·斯普林福德管理协会© The Vivian Springford Administration摄影:Matt Kroening致谢维维安·斯普林福德管理协会

在本次展览的所有艺术家中,维维安·斯普林福德(1913-2003,美国)所处的年代最为久远。作为美国抽象派画家,她是二十世纪中叶美国女性艺术家的一个典型代表。她从起初的抽象表现主义转身色域绘画,并于1970年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染色油画手法:她用她特有的水墨画技法,使彩色线条晕染扩展成为多层颜色,更具抽象和水洗效果。她的创作主要受东亚艺术和文字——尤其是中国书法、道家和儒家思想——影响。

紧邻斯普林福德的是让-巴蒂斯特·贝尔纳代(1978年生于法国)的作品,贝尔纳代在展览艺术家中属最年轻的一辈,他的绘画同样为抒情抽象风格,将鲜明的色彩与光线融合。他受到艺术史上多位先辈的影响,从莫奈、维亚尔和蒙克到当代的乔·布拉德利和乔什·史密斯。贝尔纳代和色彩派绘画的先辈一样,利用不同色彩以及其相互作用来激活感官,同时也使观者思索这一体验的本质。贝尔纳代的绘画手法看似十分简单,实则需要用细画笔渐进、系统地勾勒色域,并且时常跟随灵感,使用明亮甚至是柔和的油彩快速绘制大量线条。

XQSxW2fTJ6T2hyhRSd7C2CARgoezVkwaii1KYyCK.jpg

金昌烈《水滴》1997布面油画 181.6×229.9×3.2cm© Kim Tschang-Yeul摄影:Matt Kroening致谢艺术家和阿尔敏·莱希

最后,在美术馆的沙龙空间中,此次展览还将呈现另一位韩国艺术家金昌烈(1929年生于韩国)的作品。 1969年,金昌烈定居巴黎,并用了四十余年时间钻研一个独特的主题:水滴。水滴是其独特和标志性作品的起点,这些作品将抒情抽象、波普艺术和中国书法融为一体。其作品简约纯净,巧妙地融合了道家智慧、现代讽刺概念和韩国战争的悲剧题材。金昌烈既有禅修者的克制,又有早期绘画大师的笔触,在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力中找到了绝佳的平衡点,并对其曾经历的诸多艺术运动进行了深刻反思。

正如我们所见,这些艺术家虽然生于不同年代,来自不同地域,并且拥有不同的实践经历,但都投身于对抽象艺术的探索和革新之中,他们的作品在展览中的共存形成了对话。

k6cjuZD9WWroY1pgAugBSWaf7K8UXgw7qLh6tmBD.JPG

策展人尼古拉斯·特瑞布雷现场导览

对话策展人

雅昌艺术网:首先请您谈谈此次展览,您最想呈现的是什么?

尼古拉斯·特瑞布雷:此次展览呈现的是抽象艺术近一个世纪发展的历程,展览中最大的艺术家与最年轻艺术家的年龄差距差不多有80年的历史,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这80年中抽象艺术发生了什么。

雅昌艺术网:在展览的策划上您是如何考虑的,您并没有按照年代来区分?

尼古拉斯·特瑞布雷:展览在布置上并没有按照年代来划分,而是所有的作品混合在一起,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形式,是希望观众进入到展场之后,一看就非常清楚的知道谁是年龄最大的艺术家,谁是最年轻的艺术家,而是让观众更加关注作品,或许观众会发现,年龄最大的艺术家与最年轻艺术家在作品上很难区分出来,这种混合多元的现场是我想要的。

otTByekTNPo9SfNUidfzIji2o3pW5FWsFBO8zYnh.JPG

策展人尼古拉斯·特瑞布雷现场导览

雅昌艺术网:艺术家的选择上呢?

尼古拉斯·特瑞布雷:选择徐渠,是因为三年前我来中国,参观过他的画室,对他的作品比较熟悉,此外,他与艺术家约翰·M·阿姆利德有过交集,此次展览中他的作品也有展示,所以想看下他们作品之间的联系,还有就是展览有一定的主观性,抽象艺术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我只能从自己的视角去衡量,因为可以选择的艺术家太多了,我的选择标准首先是他们的作品互相之间有关系,还有就是尽可能的呈现抽象艺术的多样性。

雅昌艺术网:亚洲艺术家与西方艺术家有区别吗?

尼古拉斯·特瑞布雷:总体来说,抽象艺术诞生于西方,大多数东方的抽象艺术家,他们都有在西方学习抽象艺术的经验。比如此次展览参展的东方艺术家,他们都去过西方,比如纽约、巴黎,然后再把他们学到的东西带回东方,加入他们的想法,对抽象艺术的发展进行推动。可以看到,抽象艺术的大规模发展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亚洲, 这种现象也值得我们深思。

MEwuAFUhDIBzfNsmAElR9gHTe2zSAMvZ1AiBAU5j.JPG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的主题“隐形于色”,为什么会聚焦于“色彩”?

尼古拉斯·特瑞布雷:此次展览主题,中文翻译是“隐形于色”,英文名是“Abstraction(s)”,其实与色彩没有关系,更多的还是想要展示抽象艺术的多元性,当然,色彩也是抽象艺术非常重要的元素,与具象艺术不同,它的表达可以换各种形象,而抽象艺术只能用最本质的元素进行表达,比如色彩和光影。

雅昌艺术网:抽象艺术经过近一个世纪之后,在发展上为何还会如此强劲?

尼古拉斯·特瑞布雷:这取决于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这种变化会比较得快,之前比较流行抽象艺术,最近的话,具象艺术和摄影艺术比较受关注。对于抽象艺术来说,它是一种具有永恒性的艺术运动,它会永久的存在下去。

雅昌艺术网:我们该如何看待抽象艺术,抽象艺术最核心的本质是什么?

尼古拉斯·特瑞布雷:抽象艺术最本质的核心,不是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而是情绪和感觉地表达,观众需要眼睛、感官去理解艺术家所要传达的感受。比如詹姆斯·特瑞尔的作品《白色舞蹈》,作品本身是白色的,但房间是黑暗的,现场可以看到这种强烈的反差,艺术家用这样一种形式来呈现他的想要的那种感觉,对于观众来说,理解上不是那么的容易,需要特别用心的去感受。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